首页> 中文学位 >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与鉴定方法的研究
【6h】

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与鉴定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1 前言

1.1 立论依据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器官开裂遗传性研究

1.2.2 影响器官开裂的因素

1.2.3 防止器官开裂的措施

1.2.4 春甘蓝抗裂球性育种

1.2.5 春甘蓝裂球性分级方法

1.2.6 春甘蓝裂球性鉴定

2 材料与方法

2.1 春甘蓝裂球特性与分级标准的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使用的工具

2.2 不同设施栽培对春甘蓝裂球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管理措施

2.3 春甘蓝球叶透射电镜的观察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开裂球叶扫描电镜的观察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5 春甘蓝种质资源抗裂球性的鉴定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春甘蓝裂球特性的研究

3.1.1 春甘蓝生育初期调查

3.1.2 春甘蓝自交系成熟期调查

3.1.3 春甘蓝裂球特性调查

3.1.4 春甘蓝裂球裂分级

3.2 不同设施对春甘蓝裂球的影响

3.2.1 设施栽培对裂球的影响

3.2.2 露地栽培对裂球的影响

3.2.3 不同设施对裂球率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3.3 开裂球叶透射电镜的观察

3.3.1 基部维管束超微结构

3.3.2 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

3.3.3 基部叶肋超微结构

3.4 开裂球叶扫描电镜的观察

3.4.1 下表面腊质层的观察

3.4.2 细胞开裂部位的观察

3.4.3 叶肉细胞结构的观察

3.5 春甘蓝抗裂球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4 讨论

4.1 关于春甘蓝叶球开裂特性问题

4.1.1 开裂的时期

4.1.2 开裂的症状

4.1.3 叶球开裂分级标准的确立

4.2 不同设施栽培对春甘蓝裂球的影响

4.3 开裂球叶透射电镜的观察

4.3.1 叶肉组织对裂球的影响

4.3.2 细胞粘着性对裂球的影响

4.4 开裂叶球扫描电镜的观察

4.4.1 下表面蜡质层

4.4.2 叶球细胞开裂部位

4.4.3 叶肉细胞结构

4.5 关于春甘蓝裂球性鉴定方法的应用问题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L.vat.capitataL.),2n=2x=18,简称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纪传入我国。由于其具有适应性较广,抗逆性较强,再加上其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耐贮藏运输,营养价值高,食用方法多等特点,已成一种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世界性重要蔬菜。然而,春甘蓝裂球不仅影响甘蓝的外观、品质和商品性,还易感染病害,引起叶球腐烂、品质下降等,严重影响储藏和运输,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十五”期间,育种工作者将耐裂球作为一个重要的育种目标,达到成熟期时不裂球,成熟期后3~5天裂球率不超过15%,“十一五”期间,又提出加强耐裂球性育种,适应生产与市场需求。
   如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春甘蓝耐裂性品质和选育抗裂球春甘蓝新品种已成为当今甘蓝育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提出统一的春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和鉴定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迫在眉睫,对春甘蓝耐裂球性育种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也为今后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本论文以8份春结球甘蓝自交系为试材在温室的栽培条件下,通过对其春甘蓝裂球特性的研究,分析其分级标准和鉴定方法进行,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春甘蓝在温室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观察调查其叶球自然开裂的时期、部位、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裂球的特性;通过对春甘蓝耐、易裂球的最外层球叶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这些研究为春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及其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栽培技术的理论指导。
   2.确立分级标准,制定出春结球甘蓝分级标准图片。
   3.对48份春甘蓝种质资源进行裂球性鉴定,为抗裂球性育种工作筛选育种材料。
   本实验具体得出如下结论:
   1.春甘蓝自交系叶球开裂自结球到采收期都有发生,不同自交系间叶球开裂的特性差异显著,这与自交系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很大关系。
   2.春结球甘蓝裂球性分级标准确立,∑=a/H+b/C+h/2A。0级:∑=0;1级:0<∑≤20%;3级:20%<∑≤50%;5级:50%<∑≤100%;7级:100%<∑≤180%;9级:∑>180%。
   3.在设施栽培环境条件下,春甘蓝不易裂球,露地栽培易受到不良条件影响,春甘蓝在水分胁迫的条件下裂球严重。
   4.春甘蓝耐裂球自交系的叶肉组织中维管束机械组织发达,次生木质部的导管较多,细胞排列紧密,大小均匀,单个细胞较小,细胞间隙小,细胞壁厚,木质化程度增高,机械强度增大,细胞之间的粘着性和机械组织的弹性大,不易裂球。反之,则甘蓝自交系易裂球。
   5.春甘蓝自交系的耐、易裂球材料在叶片细胞结构上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特点可作为鉴定春甘蓝耐裂球性的指标之一。叶肉细胞开裂部位是在个体较大细胞处因吸水膨胀与内部生长压力导致细胞一分为二,因此,应注意植株体内的水分变化。
   6.在适春甘蓝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对48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抗裂球鉴定,依据其成熟期后15天的裂球严重程度,计算其裂球指数。鉴定出27份抗裂球种质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