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胸超声指引下采用改良技术介入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6h】

经胸超声指引下采用改良技术介入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综述: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及透视指引下,应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采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介入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并评价其疗效。 (1)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引下,采用传统方法(球囊测量法选择封堵器型号+传统术式)及改良方法(直接根据经胸超声所测缺损的最大径选择封堵器的型号+改良术式)介入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 (2)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学变化及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 (3)对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 (4)探讨直接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所测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来选择所需ASO封堵器的型号的可行性。 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声窗条件较好的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41例,入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缺损边缘至上、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及右上肺静脉距离≥5mm,缺损边缘至二尖瓣≥7mm,多切面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9mm≤最大房间隔缺损径≤35mm的单孔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选用美国AGA公司生产的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同期随机按测量房间隔缺损径方法及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平均39.6±14.8岁)及改良术式组25例(男4例,女21例,年龄16~69岁,平均40.1±12.3岁)。传统术式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结合球囊法测量房间隔缺损径方法,手术方法采用传统术式:即右心导管检查测压取血后,首先建立传统的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房间隔缺损→左心房→左上肺静脉轨道,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监测引导下沿上述轨道送入Amplatzer测量球囊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伸展径,以测量球囊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伸展径 + 2~4mm选择封堵器型号,然后再沿该轨道送入传送鞘管远端至左心房,结合透视完成Amplatzer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植入过程;改良术式组则直接根据经胸超声多切面测量房缺的最大径+4~6mm选择封堵器型号,手术方法采用改良术式:X线透视下右心导管检查测压取血后,不建立传统的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左上肺静脉轨道,直接沿导丝送传送鞘管远端至上腔静脉固定,推送封堵器至传送鞘管远端,透视下回撤并操作导管指向房间隔方向,方法类同于房间隔穿刺术,使导管穿过房间隔缺损滑入左心房,顺序打开封堵器左心房、腰部及右心房盘片来完成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术前及术后1天、1月、3月、6月随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各心腔大小、肺动脉收缩压、封堵器形态及位置。 结论: (1)经胸超声指引下,应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采用传统方法及改良方法介入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均安全、有效。 (2)两种方法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后右心室较术前均明显缩小,扩大的右心室术后6个月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 (3)两种方法封堵房间隔缺损后肺动脉收缩压1个月后明显降低。 (4)对于超声条件及水平较高者可直接根据多切面经胸超声心动图所测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来选择所需ASO的型号。 (5)改良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短、损伤更小、费用低等优点,对于超声条件好且手术经验丰富者可代替传统操作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