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念的“改写”与“英雄”的诞生——“十七年”抗战小说研究
【6h】

理念的“改写”与“英雄”的诞生——“十七年”抗战小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绪论

第1章理念的“改写”与英雄的世俗化

第1节“改写”的措施

1.1批评与自我批评

1.2整风运动

1.3整合多种文学资源

1.4对作品的批判

第2节英雄理念的形成

2.1理念的探索

2.2理念的论争

2.3理念的确立

第3节 世俗化的英雄

3.1“改写”时期作品目录

3.2世俗化的英雄——高唱“人性”凯歌

3.3两情相悦的爱情

3.4小结

第2章理念的泛化与“英雄”的诞生

第1节英雄理念的泛化

1.1写作动机与创作方法的契合

1.2文化素养与创作方法的选择

1.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文学批评的唯一尺度

1.4“两结合”的推波助澜

第2节理想化的英雄

2.1“英雄”诞生时期作品目录

2.2理想化的英雄——谱写“神性”的乐章

2.3革命式的爱情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人们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热情一直方兴未艾。无论是个别文本的再解读,还是“地下文学”的发现,无论是红色经典作品频繁的影视改编,还是文学史的改写,都绕不开“十七年”文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壁垒的日益消除,“十七年”文学成为推动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增长点和兴奋点。就“十七年”抗战小说的研究而言,众多研究者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这一时期的抗战文本充塞着浪漫主义气息和传奇色彩,作者注重塑造大公无私的英雄,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是这些英雄的唯一精神信仰。作为阶级代言人,阶级属性置换了个人的情感,英雄人物的爱恨情仇被囚禁在阶级的范畴之内,因而这一时期的英雄形象单一纯粹。 通过大量文本阅读,发现这种共识遮蔽了丰富复杂的历史真相。事实上,“十七年”抗战小说文本中的英雄形象并非完全如此,而是有所变化。“十七年”抗战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1949到1950年代中期(以下简称理念“改写”时期)和1950年代后期到1966(以下简称“英雄”诞生时期)。前一时期,创作主体注重表现英雄身上凡人的一面,把抗战英雄置于生活激流中涤荡,个人的爱恨情仇与坚韧勇敢等优秀品质相互交融。所以,这一时期的英雄是世俗化的英雄,丰富而多彩;后一时期,英雄形缘由世俗化走向理想化纯粹化,英雄身上个人的情感让位于纯粹的理想和信念,文学的教化功能使得英雄人物身上的阶级属性上升到绝对统治地位,极尽全力排斥英雄身上凡人的一面。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英雄形象在“十七年”抗战小说中的嬗变作为论述的主线,通过对前后两个时期英雄形象的对比及原因的探究,试图证明“十七年”抗战小说中英雄形象并非原来就单一纯粹,而是在多种合力共同作用下由丰富逐渐走向单一纯粹,由世俗化走向理想化的一个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