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缺失问题研究
【6h】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缺失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导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3论文采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社会企业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

2.2社会企业的概念辨析

2.3社会企业的理论基础

第3章社会企业兴起及其所需政策的分析

3.1社会企业的兴起原因

3.2 社会企业的作用

3.3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

3.4 社会企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政策体系

第4章我国社会企业公共政策的现状及问题

4.1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

4.2我国社会企业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

4.3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公共政策缺失的问题

第5章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政策缺失的成因分析

5.1社会企业政策制定主体动力不足

5.2社会企业政策制定的需求推动不足

5.3我国现有社会企业管理现状复杂多样

5.4我国社会企业区域间发展差异大

5.5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网络相互影响

第6章完善我国社会企业公共政策的建议

6.1社会企业发展中公共政策主体的培养

6.2构建我国社会企业公共政策体系

6.3社会企业公共政策科学化的技术方法的应用

6.4完善社会企业公共政策执行的保障与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企业是运用商业运营的手段来达到其社会目的并实现社会价值的组织,其不仅能够解决传统非营利组织造血能力低下的问题,同时还能比实施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加注重社会价值,更单纯有效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20世纪末,相继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之后,加之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西方福利国家期望通过社会组织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也遇到了瓶颈,由于缺乏长期的资金供给,非营利组织普遍难以提供持续有效的公共服务,很多甚至无法生存,形成了志愿失灵的现象。在此背景下,社会企业这一兼具社会性与营利性双重特征的混合体制组织应运而生。社会企业逐渐增多的成功案例使公共管理学界意识到了社会企业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而在社会企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中,不难发现其利用相关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来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
  在我国,随着治理理论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界也已认同了发展第三部门的重要性,而社会企业作为第三部门中的新型组织模式也日趋得到了认可和关注。发展社会企业对于建设国家治理体系、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高效配置社会资源、解决民生问题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面临着各种发展障碍,纵观其他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社会企业发展,可以发现社会企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或地区基本都建立了符合自身环境的公共政策体系。我国目前的社会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持政策,而我国的准社会企业现有的相关管理政策也不成熟,不利于我国社会企业环境的培育,在此背景下,探究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的政策缺失问题则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社会企业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国内外对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是对社会企业兴起的原因及其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国外社会企业的现状总结出其发展所需的公共政策。第四部分是针对我国的社会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总结了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探讨了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政策缺失问题。第五部分是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公共政策缺失问题的成因。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针对我国社会企业发展中公共政策缺失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政策体系构建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