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考察与反思
【6h】

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考察与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从列宁到斯大林的领袖权力更替

第二节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袖更替

第二章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俄国集权专制的历史和政治传统

第二节苏共革命和执政面临的环境

第三节领袖的个人因素

第四节根本在于苏共极端集中的领导体制

第三章从现代政党政治比较的视野看苏共领袖更替

第一节政党领袖在组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第二节政党领袖的产生更替必须规范化理性化

第三节理性政治代谢机制对现代政党政治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苏共领袖非理性更替的初步反思

第一节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

第二节解决领袖非理性更替的根本出路在建设党内民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苏共是第一个革命成功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共产党,它的成功和失败对于其他尤其是执政的共产党,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由于历史造成的中共与苏共的特殊联系,造成了研究苏共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党的特殊意义.纵观苏共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苏共每一次领袖的产生和更替多是伴随着激烈的党内斗争和剧烈的政治动荡,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起理性规范的领袖更替机制.该文正是抽取这一历史片断,在对苏共领袖更替历程进行历史考察和与其他政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求这一现象的成因,并进行初步的反思,以期获得有益的借鉴.这就是该文研究的目的该文的第一部分,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苏共历史上领袖更替的概况进行了回顾.由于斯大林模式的深远影响,所以以斯大林为界,第一节重点阐述了从列宁到斯大林的领袖权力更替过程,第二节重点阐述了后斯大林时代领袖更替过程.该文的第二部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俄国集权专制的历史和政治传统、苏共革命和执政面临的环境、领袖的个人因素、苏共极端集中的领导体制.该文的第三部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将苏共这一现象放到世界政党政治的大局进行考察.主要阐述了领袖在政党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领袖更替的一般规律、领袖的理性更替对于政党和国家的重大影响.该文的第四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反思,着重从制度建设和党内民主的角度进行思考,以上升到共产党自身建设和执政规律研究的高度.领袖在政党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在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的共产党内更是如此,这一点本已无须赘言.但是,领袖的产生和更替机制对于政党和政党所执政的国家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于一党长期单独执政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该文正是在政党政治的框架内以苏共的领袖更替为切入点,回溯其历史发展轨迹,细究其形成之各种因素,探寻解决之道.适应世界民主政治发展之潮流,遵循政党政治运作之规律,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这些都要求以为人民争自由、争民主、求解放、谋幸福为己任的共产党自身运作必须是民主的,必须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党内民主为根本导向,以实现党的领袖理性、规范的产生和更替.这就是该文研究的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任俊伟;

  •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 授予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 学科 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志明;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351.26;
  • 关键词

    苏共; 领袖; 更替; 制度建设; 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