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丙泊酚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及其产生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6h】

丙泊酚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及其产生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

3. 主要药物与试剂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AM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化

2.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3. Hoechst33258染色

4. 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分析

5. Annexin V-FITC/PI双染结果分析

6. 丙泊酚对Caspae-3活性的影响

7. 丙泊酚对大鼠AM吞噬活性的影响

8. 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0含量的测定

9.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中TNF-α和IL-10含量

讨论

1. 丙泊酚对大鼠AM凋亡的影响

2. 丙泊酚对大鼠AM炎症的影响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注释

致谢

急性肺损伤时白细胞介素-10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丙泊酚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凋亡及其产生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 方法:用原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分离大鼠AM,设PBS组、DMSO组、P1组~P6组(丙泊酚的浓度分别为1μM、10μM、25μM、50μM、100μM、300μM)、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组(1μg/m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10-6M)。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观察AM的形态、MTT法检测AM的活力、Hoechst33258染细胞核、PI染色和annexinV-FITC/PI双染方法测定AM的凋亡率、caspase-3活性检测以及AM吞噬活性的测定来检测丙泊酚对AM凋亡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通过ELIS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各组AM分泌IL-10和TNF-α的含量。
  结果:1.瑞氏-姬姆萨染色显示PBS组和DMSO组的AM呈混合样形态,可见圆形和成纤维状细胞;P1组~P5组AM较PBS组数量明显增多,体积较大,贴壁能力强,折光度好;LPS组AM数量增多更为明显,且呈集中聚集趋势,形似变形虫样改变,体积更大,贴壁能力更强;P6组AM较PBS组数量明显减少,呈浓缩状,贴壁能力弱,折光度差;DEX组AM细胞数量减少更为明显,呈浓缩状,贴壁能力极弱,折光度极差。2.MTT法结果显示:P1组~P5组、DMSO组AM的活力与P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6组和DEX组AM的活力与PBS组相比在24h显著降低(P<0.05);LPS组AM的活力与PBS组相比从6h开始显著升高(P<0.05)。3.Hoechst33258染色提示PBS组、P1组~P5组、DMSO组和LPS组AM的细胞核呈弥散均匀的蓝色荧光;P6组和DEX组可见AM胞核缩小变形,呈浓染致密的颗粒块状荧光。4.PI结果显示:P6组和DEX组在24h可见明显的凋亡峰,休眠期/DNA合成前期(G0/G1期)细胞数量增多,DNA合成期(S期)和DNA合成后期/分裂期(G2/M期)细胞数量减少;P1组~P5组、DMSO组、LPS组AM的凋亡率与P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nnexinV-FITC/PI双染结果显示:P1组~P5组、DMSO组、LPS组AM的凋亡率与P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6组、DEX组AM的凋亡率与PBS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6.P6组和DEX组caspase-3的活性显著高于PBS组(P<0.01);P1组~P5组、DMSO组、LPS组caspase-3的活性与P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吞噬实验表明:P1组、DMSO组AM的吞噬活性与P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组、P4组、DEX组AM的吞噬活性与PBS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LPS组AM的吞噬活性与PBS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8.ELIS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提示P1组~P6组、DMSO组IL-10和TNF-α的含量与PBS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IL-10的含量与PBS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LPS组TNF-α的含量与PBS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
  结论:1.浓度为1μM、10μM、25μM、50μM、100μM的丙泊酚对大鼠AM的凋亡无明显影响,而丙泊酚300μM诱导了大鼠AM的凋亡。2.丙泊酚300μM和DEX(10-6M)诱导大鼠AM凋亡的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激活有关。3.临床相关浓度的丙泊酚抑制了大鼠AM的吞噬活性,且这种抑制机制与细胞凋亡无关;DEX抑制了大鼠AM的吞噬活性,并诱导大鼠AM凋亡;LPS增强了大鼠AM的吞噬活性,同时AM的活力明显增强。4.用丙泊酚(1μM~300μM)分别刺激大鼠AM,其分泌TNF-α和IL-10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而DEX刺激大鼠AM后IL-10的含量明显增加,LPS刺激大鼠AM后TNF-α的含量明显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