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富国富民思想论——传统中国经济目标和现代中国经济战略
【6h】

富国富民思想论——传统中国经济目标和现代中国经济战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内容摘要

引言

第一章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传统中国经济目标

第一节富民思想

第二节富国思想

第三节富国和富民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富国富民思想近代发展:中国民族存亡的经济理想

第一节发展脉络

一、机器养民思想

二、以商富民思想

三、以工富国富民思想

四、民生主义和实业富国思想

五、铁路富强论

第二节近代富国富民思想分析

1、利益主体

2、实现路径和结果

第三节富国和富民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传统富国富民思想的现代视野:现代中国的经济战略

第一节发展脉络

一、毛泽东的富国富民思想和途径

二、邓小平的富国富民思想和途径

三、新世纪的富国富民思想

第二节研究分析

1、利益主体:广大的人民群众

2、实现途径:发展生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3、坚实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社会主义富国和富民思想的内在联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后记

展开▼

摘要

经过20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大幅度提高,GDP和城乡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我国的经济也碰到了新问题。根据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规划,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已经利用自身优势禀赋率先富了起来,然而社会贫富差距也随之加大。在这种形势下,新的领导集体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整体人民的富裕问题,提出了把“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列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上升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工作重心。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是富国富民思想在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是社会主义元素融入传统富国富民思想后的结晶。那么,传统中国富国富民思想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社会主义富国富民思想的? 本文通过传统富国富民思想在古代的产生和发展,在近代的演变与实践,以及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发展这一主线,来找寻传统中国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厚影响,力求说明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在政策思维上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 本文正文内容划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指出本文的中心是分析论证富民与富国思想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以及在不同制度下,富国与富民思想之间的联系纽带,即“国”与“民”之间利益关系,的动态调整。 第二部分介绍传统富国富民思想。首先理顺从养民思想到富民到富国思想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各部分的内在关系。再循着中国传统富国和富民思想在古代中国各自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其内涵,主要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管子等先秦诸子的富民、富国学说,和相应的政策主张。同时对富民和富国思想从利益主体、实现路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归纳出传统富国富民思想的呈现了双线发展,而联结这两根线的是富民和富国思想的内在矛盾统一的关系,即“国”和“民”利益的矛盾统一和有限的财富在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分配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富国富民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看到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给国家带来的打击,看到了中国的封闭和孱弱。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观点进行批判,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从“机器养民”思想,到后来的工商富民,“以工富国富民”思想,走上了一条尝试把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道路。这条路虽然最终没有走通,但是使得富国和富民思想得到进一步发扬,其纽带更加紧密。 第四部分分析论证了富国富民思想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新发展。从毛泽东时期“让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到邓小平的富国富民“三部曲”,到新时代领导人的“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现代富国富民思想立足于传统与现代,对中国传统富国富民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其内涵和政策有着新时代的印记。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使得富民于富国思想几乎达到完全重合,“国”与“民”的利益到达高度一致。即对“民”利益的考虑成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根本因素,富民成为富国的目的和手段。第五部分总结了中国传统富国富民思想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后来的发展以之前的成果为基础,并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同时代行为特征紧密相连,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利益主体不断扩大,因而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 对中国传统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进行纵向分析和逻辑梳理,对古代时期富国与富民思想的双线发展和两者利益关系的动态调整进行探讨;2) 对近代和现代的富国富民思想演变进行纵向分析和逻辑梳理,对两者利益关系的动态调整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富民强国论的理论基础,以及中国历史上和当今情况下经济政策和制度的依据,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拓展与深化对现实经济政策效应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