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市城市森林植物种评价与群落结构景观分析
【6h】

沈阳市城市森林植物种评价与群落结构景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沈阳市城市森林植物种组成调查分析研究

1.1植物种(乔、灌、地被)调查及评价方法

1.2调查结果

1.3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沈阳市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调查分析研究

2.1植物群落调查及评价方法

2.2结果分析

第三章沈阳市城市森林绿地景观评价

3.1实验材料及方法

3.2沈阳市城市森林群落结构与景观评价的关系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由于强大的人类活动影响,与自然环境中的森林相比,城市森林及其植物从生理、个体结构、种群结构到群落结构都要受到强烈的影响,因此其结构必然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心区域,由于很少有大面积的森林绿地存在,普遍表现为稀疏种植的单株树木或小面积的人工化群落,因此城市森林具有与自然森林不同的结构特点。怎样在与沈阳市的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内建立良好植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达到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生态效果是本研究的主题。 应用统计分类随机抽样原理,确定样点的树木和分布情况,然后按样点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测量。通过调查沈阳市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群落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并进行分析,明确物种组成、群落结构与景观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以下结果。 群落景观与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水平、垂直、组成、年龄、季相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研究表明,一个植物群落景观模式合理性的客观评价需由多项指标来确定,其中包括树种指标、生态指标、效益指标等。合理景观群落有其特定的指标模式,如树种丰富、空间结构清晰、层次丰富、树木生长健康、观赏性良好、乔灌草比例合理等。景观评价较低的群落在树种组成、季相、空间平面结构、层次等方面比较单一,树木的生长情况较差。乡土树种占较大的比例的群落生长稳定,引进树种为主的群落的生长状况稍差,不易形成成熟群落。景观评价值较高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比较丰富,上中下的比例合理,其中中下木的比例较大,从视觉角度给人的稳定感、层次感较强。地被(草坪)对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值的影响也较大,合理群落的地被(草坪)普遍比较整齐,形成良好的地面覆盖,地被(草坪)覆盖不完整的群落景观评价较差。 针对目前沈阳市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现状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在群落树种的选择上,应该以稳定性与健康程度较高的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引进树种为辅。 其次是群落的空间结构,景观评价值较高的群落其下木和中木80%以上占到了较大比例,上木、中木、下木的比例在1:2-3:3-4之间,群落层次清晰、结构合理;75%景观评价值较高的群落平面结构的模式为观赏群落中心是上木与中木,周围是灌木和草坪,单位面积上从中间往四周依次为上木、中木、下木、草坪,树木间距远近结合,疏密相间、与草坪结合处线形流畅,该群落平面布局种植模式应大力推广应用。草坪、地被的质量与数量对群落景观评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仍应注重地被、草坪在植物群落中的比例。目前沈阳市绿化群落中,有大量纯草坪,纯针叶乔木、落叶乔木或纯灌木林单层群落,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绿量,以发挥其环境保护功能,而且空间层次缺乏错落有致的变化,景观构图也显得呆板,开花灌木在群落中比例较小,难以突出各个季节的色彩变化,从而导致了布局的机械,在平面布局上缺乏疏密相间的变化,缺乏一种绚烂多彩的画面。污染工厂附近的植物群落中,有较大一部分植物抗性很差,在防护绿地,环保型绿地(针对噪音、尘土、病菌等),光照较差地方的绿地以及小环境较好地点的绿地中,很少有相应功能或特性的树种与之配合,说明沈阳市在城市森林绿地的树种选择与配置中,对群落与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环境保护功能考虑较少,适地适树不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