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曲折行进的“烙印”——论臧克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建国后的流变
【6h】

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曲折行进的“烙印”——论臧克家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建国后的流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论

一现实主义选择:特定视角与独到的深刻性

(一)社会写实:“泥土诗人”的独特视角

(二)人生写真:“坚忍主义”的诗意呈现

二现实主义特质:艺术典型化的执著追求

(一)真实把握典型环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真切抒写以“悲”为中心的三重典型感受

三诗歌创作艺术的现实主义个性化特质

(一)意象化的细节描写真实

(二)组合多种语言形态的诗歌语言策略

(三)“苦吟诗人”的精心炼字造句

四偏离现实主义的隐患和建国后创作的衰退

(一)真实追求陷入错位迷阵

(二)倾向显示变成政治表态

(三)意象抒情沦为述事说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谢辞

展开▼

摘要

在20世纪的中国新诗坛,臧克家是新诗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性诗人,他的诗歌有其独到的现实主义选择。他本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高度重视客观生活和实践经验的求实精神,其在现实主义创作领域中选择的是自己有过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感受,诗作内涵集中体现为“社会写实”与“人生写真”。 另外作为现实主义诗人,臧克家对现实主义典型化原则的把握也有其自身特色。强调诗歌兴发感动的功能,在意象和选词炼句上均体现出苦吟诗人的本色。 当然,就严格的现实主义命题而言,臧克家的诗作也有不少弱点。出现背离现实主义原则的创作衰退迹象。 臧克家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特色及其建国前后的流变,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这个典型个案恰恰为中国新诗现实主义的曲折行进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而对其诗作的现实主义特色和流变作出理论探寻,当能给中国新诗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