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业中学和农村教育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65)
【6h】

我国农业中学和农村教育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65)

代理获取

摘要

农业中学是上世纪50年代末,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的发展而创办的。它是在贯彻办学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下,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加强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中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普及农村初中教育,兴办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我国人口80%在农村,它对农村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教育结构不合理,脱离农村教育实际,农民承担的教育成本过重,农村教师队伍数量、素质状况需要提高,教育观念落后等,抓住机遇从各方面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改革,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契机。
   本文从查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教育》、《红旗》等报刊文献入手,研究农业中学和农村教育改革从1949—1965年的发展轨迹,力求总结农业中学发展模式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作用。
   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个部分:一、介绍农业中学成立之前的农村教育改革运动,如土地改革与扫盲运动,这些教育改革运动的开展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为学习科学技术提供了可能,对农业中学的产生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二、追溯了农业中学从1949-1965年的发展历史,其中人民公社的创办以及教育大跃进的背景是农业中学迅速崛起的直接动因;三、介绍农业中学的特点,如管理、课程、师资、经费、校舍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四、分析农业中学的发展模式,总结其经验与教训,并谈谈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