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现代汉语词典》版本的更新看名形兼类词的发展
【6h】

从《现代汉语词典》版本的更新看名形兼类词的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兼类词的判定

第二节 关于名形兼类词与形名兼类词的定名标准

第三节 名形兼类词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中的名形兼类词

第一节 确定名形兼类词的依据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5版)中的名形兼类词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词典》(试用版到增订版)中的名形兼类词

第三章 名转形的途径

第一节 定语位置对名转形的影响

一、定语位置对名转形的影响

二、定语位置对名转形的影响

第二节 谓语位置对名转形的影响

第三节 状语位置对名转形的影响

第四章 名形兼类词与形名兼类词发展不平衡及其成因

第一节 名形兼类词与形名兼类词的发展存在不平衡

第二节 名形兼类词与形名兼类词发展不平衡的成因

一、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

二、词类转化的语法途径

三、词类转化的语义基础

四、词类转化的语用价值

第五章 预测名形兼类词的新成员

第一节 从《现汉》版本的更新看名形兼类词的发展

第二节 预测名形兼类词的新成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选择从《现代汉语词典》版本的更新这个角度来观察名形兼类词的发展状况。对于名形兼类词的定名,学术界存在三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是统而论之,二是以兼类的主次来定名,三是以义项的先后来定名。本文将由名词发展出形容词的兼类现象称为名形兼类词,将由形容词发展出名词的兼类现象称为形名兼类词。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回顾了前人对名形兼类词的研究状况,我们发现前人多侧重从共时层面来研究名形兼类词,涉及历时层面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决定观察名形兼类词在《现代汉语词典》8个版本中的发展状况,以期更好把握名形兼类词的发展规律。
  第一部分主要是确定名词兼类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中的数量。在7个版本中,只有第5版和第6版标注了词性。我们先统计出这两版词典中既有名词性义项,又有形容词性义项的词条,然后在结合辞书和语料库的基础上,检验每一个词条名词和形容词义项出现的先后情况。由于词性和释义语句存在一定的对应性,而不同版本对于同一个词条的释义语句多数是基本不变的,所以前面5个版本名形兼类词的总数是依据推测而来的。
  第二部分从语法位置角度探讨了名转形的途径。名词可以通过定语、谓语、状语三大位置来完成向形容词的转类。不同的语法位置会对名词所进入的形容词小类产生影响。这些语法位置或是单独起作用,或是共同来促进名转形的完成。此外,“程度副词+名词”构式的能产性不仅加快了名转形的速度,它还促进了名形兼类词内部小类的转化。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名形兼类词与形名兼类词发展不平衡的成因。《现代汉语词典》各个版本显示,名形兼类词远比形名兼类词增加速度快,这部分主要从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语法途径、语义基础和语用价值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发展不平衡的成因。
  第四部分是尝试预测名形兼类词新成员。首先,我们依据北大语料库和中国传媒大学语料库,选取了222个临时活用为形容词的名词作为我们的预测对象。在预测方法上,我们主要选择类频率法。最终,我们认为,含有形容词语素且构词语素具有强大类推力的,语义蕴含性质义的抽象名词能更快地完成向形容词的转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