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非洲博物馆和“活力非洲园”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6h】

基于非洲博物馆和“活力非洲园”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博物馆、美术馆教育

2.美术课程资源

(二)研究缘起

1.国内外美术(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2.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小学特有的非洲美术教学资源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有关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综述

2.有关博物馆、美术馆教育资源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

(五)实践活动思路

(六)研究意义

(七)研究方法

一、美术馆、博物馆与小学美术教学

(一)美术馆、博物馆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1.从美术馆、博物馆教育的定义方面探讨

2.从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教育经验方面探讨

3.从学校课堂教学出发探讨

(二)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日本

2.美国

3.国内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馆、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二、“馆’’“园”的创建背景及馆内展品的归类整理

(一)非洲艺术历史、特点及美术语言

1.非洲艺术历史、特点

2.美术语言

(二)“馆’’“园”创建背景和美术资源介绍

1.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

2.秋滨小学“活力非洲园”

三、基于“馆”“园”小学非洲美术教学的案例研究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二)教师对非洲美术资源的利用开发现状与分析

(三)研究过程

1.课前学习

2.进入“馆”“园”----体验式教学

3.回归课堂----延伸学习

四、基于“馆”“园”的课程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影响

(二)对认同感的影响

(三)对迁移、转化能力的影响

五、博物馆、美术馆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一)充分利用特色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

1.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美术馆的互动联系和有效合作

2.学校应充分利用美术馆、博物馆营造的学习情境

3.合理地选择和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美术资源

4.培养特色美术教师

(二)树立“体验式”的艺术教育理念

(三)设计具有层次性、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四)灵活运用课前学习单

(五)美术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针对目前我国博物馆、美术馆教育的研究过于宏观化、缺乏针对性现象,本文从学生身边的特色美术资源入手,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博物馆和金华秋滨小学的“活力非洲园”(以下简称“馆”“园”)来进行小学美术教学,试图将博物馆、美术馆教育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博物馆、美术馆教育资源利用和开发的一些策略。
  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对美术馆、博物馆、小学美术教学、非洲美术资源等方面做了相关概念的阐述,通过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目前我国对博物馆、美术馆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对国外博物馆、美术馆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案例的借鉴和启示,为下一步更深入地研究本课题做了理论的指导。
  第二部分对“馆”“园”的创建背景以及展品的归类整理,通过美术语言对“馆”“园”的非洲艺术品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类,为本课题非洲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对金华市秋滨小学高段年级学生学习非洲美术的兴趣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旨在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意义的非洲美术教学。并根据学生对非洲美术资源的认知情况,从非洲美术资源中的造型、色彩、装饰、生活工艺品、精神文化等方面挖掘美术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四个教学案例,分别为:神奇的非洲动物、色彩斑斓的非洲·漂亮的鹅卵石、非洲面具·猜猜我是谁、神秘的非洲图腾柱。
  第四部分分析了基于“馆”“园”的美术课程教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这四个案例的教学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认同感、迁移和转化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促进。
  第五部分根据“馆”“园”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的实施,以及在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问题的出现与解决,提出来一些具体化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