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环境下水稻剑叶夹角与单株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6h】

不同环境下水稻剑叶夹角与单株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剑叶夹角与生产实践

1.1.1 水稻剑叶夹角的遗传特点

1.1.2 水稻剑叶夹角与高产育种

1.1.3 水稻剑叶夹角与杂交制种

1.2 水稻剑叶夹角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剑叶夹角与氮素

1.2.2 水稻叶夹角与植物激素

1.2.3 水稻叶夹角的其他调控途径

1.2.4 水稻剑叶夹角的QTL定位

1.3 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1.3.1 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1.3.2 水稻产量性状的定位与克隆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常用试剂

2.1.3 常用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

2.2.2 群体构建

2.2.3 水稻DNA的提取

2.2.4 PCR反应

2.2.5 电泳检测与分析

2.2.8 数据分析和QTL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剑叶夹角与单株产量表型及分析

3.1.1 亲本和群体的性状表现

3.1.2 剑叶夹角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分析

3.2 剑叶夹角与单株产量的QTL分析与定位

3.2.1 QTL分析

3.2.2 选取目标QTL

4 讨论与计划

4.1 讨论

4.2 下一步计划工作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深受南北方的喜爱。而在当今,环境污染恶化,人口激增,耕地退化,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家们提出的水稻理想株型,对水稻高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水稻剑叶夹角作为理想株型的一部分,在生产上与水稻产量紧密相关。
  本研究以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PA64s)为母本、超级籼稻品种93-11为父本构建的132个重组自交系为遗传材料,于2014年分别在陵水和富阳考察了剑叶夹角和单株产量两个性状,并开展QTL定位和分析。结果显示:
  (1)两地共检测到LOD≥2.5的控制水稻剑叶夹角QTL41个,其中5个位点在两地均检测到,占总数的12.2%;在陵水检测到剑叶夹角新的QTL位点12个,在富阳检测到新的QTL17个,贡献率较大的加性效应大都来自培矮64s.两地共检测到单株产量QTL15个,贡献率较大的加性效应基本都来自93-11.
  (2)在同时检测到的剑叶夹角QTL中,2号染色体上遗传位置4.4cM~5.1cM间的陵水qFLA2.1和富阳qFLA2.1贡献率较小,其余4个位置的QTL对表形解释的贡献率都较大,显示在不同环境下那些效应比较大的QTL不易受环境的影响。
  (3)在第2号染色体上,富阳和陵水在相同区间109.5cM~112.9cM都检测到的剑叶夹角QTL,qFLA2.3和qFLA2.2,对表形解释的贡献率均为最大,分别为7.56%和9.4%,二者增效等位基因都来自培矮64s.
  (4)检测到两个QTL簇,同时控制剑叶夹角和单株产量的位点。其中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的QTL簇,两位点加性效应都来自93-11,显示剑叶夹角与单株产量间是有关联的;第12号染色体的QTL簇的两个位点,控制剑叶夹角的加性效应来自培矮64s,控制单株产量的加性效应来自93-11,贡献率分别为4.66%和7.97%.

著录项

  • 作者

    洪凯;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遗传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钱前;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1;
  • 关键词

    水稻; 剑叶夹角; 单株产量; 数量性状基因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