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大卫·马梅特的犹太意识与其戏剧创作
【6h】

论大卫·马梅特的犹太意识与其戏剧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族裔身份认同理论的进场

一、犹太人与犹太性的定义问题

二、历史、家族与马梅特的犹太意识

三、选题意义

第一章 蛰伏的犹太意识: 《美国野牛》

第一节 “硬币”隐喻与犹太时间观

第二节 对现代化的反思

第二章 苏醒的犹太意识:《拜金一族》

第一节 犹太商业传统与美国商业规则的交锋

第二节 美国梦的破碎与犹太性的凸显

第三章 显现的犹太意识:《奥利安娜》

第一节 无家可归的焦虑与追寻乌托邦

第二节 犹太教导-学习传统与乌托邦的社群建构

结语 反向诗学:马梅特的另类乌托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大卫·马梅特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剧作家,创作至今,他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奥比奖、美国最佳戏剧奖等在内的多项重要奖项。马梅特的戏剧在主题的书写上继承了美国戏剧的传统,同时从犹太族裔的“他者”身份出发,持续的关注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关注“人”在当下时代的生存困惑。同时,马梅特还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和底层人物的视角来展现他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依托于三部普遍认为反映商业或教育主题的剧作,来剖析马梅特的美国犹太族裔身份与其戏剧创作之间的关系,以犹太人对于文化、种族等方面的困惑与反思为背景,按照历时性的顺序来探索马梅特创作中犹太族裔身份由隐藏到逐渐显现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犹太人以及犹太性的定义问题,将犹太历史与马梅特的家族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并以此为后文三部剧作的分析提供背景和切入点。第二部分主要是以犹太时间观来剖析《美国野牛》中的意象,其次借助本雅明关于“时间观”的论述来分析这部剧作中蛰伏于犹太意识下的对于现代性的反思。第三部分论述《拜金一族》这部剧作中以犹太经典《塔木德》中的商业规范为依托的犹太传统观念和美国现存观念的冲突与对抗;其次从戏剧语言入手,探寻依托其犹太族裔身份的马梅特是如何来展现犹太人美国梦的破灭以及对于自身文化认同的探寻的。第四部分主要思考与探索《奥利安娜》中“无家可归”的主题,并将其与犹太传统文化中对于“乌托邦”的追寻结合。其次从个体与社群乌托邦的建构关系入手剖析剧作中意象性元素与犹太历史的连结,并试图以此来探讨犹太元素与美国社会现状相融合并进行思考的创作方式。在结语部分,总结了马梅特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个时期犹太性所经历的由蛰伏到苏醒,再到显现的这样一个过程。本文试图从马梅特的这三部剧作中来探索作为移民美国的第三代犹太人是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实现自己的社会思考和文化探索,并展示其在美国犹太文学中独特的一面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