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研究——以衢州中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6h】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研究——以衢州中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相关研究述评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

(四)相关理论分析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论

2.市场增进论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的理论模式分析

(一)理论模式分析

1.技术准备阶段

2.技术研发阶段

3.技术中试阶段

4.应用推广阶段

(二)理论模式构建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的现实模式分析--以衢州中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现实模式分析及构建

1.现实模式分析

2.现实模式构建

(三)现实模式与理论模式对比分析

四、现实模式偏离理论模式的原因及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原因分析

1.成果转化特性因素

2.转化主体自身因素

3.金融机构参与不足

4.市场资本投入缺乏

(二)存在的实际问题

1.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2.研发转化主体素质差异

3.银行申贷条件较为严格

五、对策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3.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二)增强银行对转化的支持

1.创新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2.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

3.成立科技银行

(三)引导市场资本投资

1.增强风险投资的推动作用

2.构建农业科技企业上市通道

3.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此,专家学者们开展了相当多的研究:有针对转化主体农业科技成果,对其在转化中资金支持总体情况进行研究的;有针对政府,对其所投入的财政资金支持进行研究的;还有针对市场,对其所能吸引的社会资本支持进行研究的……但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分为几个时间段,针对不同时期进行的不同试验,以及其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融资来源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种资金支持模式的研究在我国几乎是没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产业特性、成果效益显现的滞后性及资本逐利的本性,对市场资本的吸引力不大,资金支持长期以来只能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由于缺乏大量市场融资的注入,极大地制约了转化的速度,想要将现有的成果成功投入实际生产应用,还面临着诸多因素制约,困难重重。
  我们可以将现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分为政府财政资金和市场资本。本文首先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各阶段特点,先进行理论分析,构建理论的资金模式,理论上我们认为有效转化的技术准备、技术研发阶段,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为主,在技术中试和推广应用阶段,主要是以市场资本为主,特别是在技术中试和应用推广时期,政府财政资金基本退出。政策的作用是应该是协调引导其他市场资本投资,合理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其次,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衢州中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LED灯工厂化育苗技术成果转化为例,对其各个阶段的资金支持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体系。最后,从理论和现实运行情况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现实情况中,市场资本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的投资依然不足,而政府财政资金又无法面面俱到。认为金融机构参与不足、市场资金投入缺乏等原因导致现实模式偏离理论模式并分析现实模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据此,提出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增强银行对转化的支持、引导市场资本投资等措施使农业科技成果顺利实现转化。
  综上,市场的分配和政府调节的双重作用在资金支持模式中都占据重要的意义,应该根据成果转化各阶段的不同特性,合理运用政府财政资金和市场资本,突破资金瓶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