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孙应时的理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
【6h】

孙应时的理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第一章 孙应时的家世生平概述

第一节 家世追溯

第二节 生平考略

第二章 孙应时的交游

第一节 学术交游

第二节 仕宦交游

第三节 文学交游

第三章 孙应时的思想

第一节 理学思想渊源与内容

第二节 理学思想的实践

第三节 诗学思想

第四章 孙应时的诗歌思想内容

第一节 爱国之情的强烈表达

第二节 忧民之心的真实吟唱

第三节 山水之景的感性描绘

第四节 亲友之情的真挚抒发

第五章 孙应时的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杂取各家 众体兼备

第二节 融入禅学 诗有禅意

第三节 雄壮奇崛与清新悠远并存

第六章 孙应时的影响与地位

第一节 孙应时理学思想影响

第二节 孙应时在南宋诗坛的地位

第三节 孙应时对其后裔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针对朱、陆等著名理学家的追随者孙应时(1154-1206)从仕途与学术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个案研究,在了解南宋第二代理学家的生命历程的同时,也能略微补充与之相关的理学大儒们的研究。文章总体框架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对孙应时其人的考论;二是对其思想的探索;三是对其诗歌的分析;四是对其影响与地位的评价。本文在对孙应时本人考论的基础上力求对其思想、诗歌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并力求给予其较为公正的评价。
  对孙应时其人的考论主要集中在其家世生平与交游两个方面。第一,较为详细地梳理其家世生平,力求较为全面地呈现孙应时一生在为学与入仕之间辗转沉浮与矛盾的心路历程。第二,考察其交游情况,着重考证孙应时与理学大家、达官名宦以及文人名士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梳理孙应时与理学家的交游、本人的作品、当时以及后世人的评价来揭示孙应时对当时不同理学大家思想的吸收;另一方面考证孙应时与当时名宦文人的交游,从而揭示孙应时仕途展开时所经营的人脉关系。
  对孙应时思想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其理学思想、诗学思想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上。首先,主要探讨孙应时的理学思想渊源以及思想内容,着重介绍其重实践的理学特色;其次,探讨孙应时的诗歌理论,发现其极重视诗歌地位,这与其他理学家明显不同;又对诗歌的“不俗意度”有自己的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追求,更兼重清癯与雄健的诗风。
  在探讨了孙应时思想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孙应时著作《烛湖集》中的诗歌思想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爱国忧民、山水纪游、唱酬赠答、个人感怀等多方面。
  在诗歌艺术特色上,孙应时杂取各家,众体兼备,喜爱禅学,诗有禅意,同时其诗歌又呈现出雄壮奇崛与清新悠远并存的艺术特色。这与其诗学思想是相吻合的。
  最后对孙应时进行评价,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孙应时在理学上的影响,孙应时转益各大理学家,为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次是孙应时诗歌在南宋诗坛中的地位,他表现儒家风范,继承南宋中兴诗风,且为诗较少理学气。孙应时在南宋中兴诗坛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最后是其对后代的影响,孙氏到明中叶成为阀阅世家,经历六代而不衰,世代都以烛湖先生为榜样,由此可看出孙应时对其家族后代的巨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