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的预测:一般信任倾向的调节作用
【6h】

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的预测:一般信任倾向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1 信任

1.1.2 信任行为

1.1.3 一般信任倾向

1.2 面孔可信度的相关研究

1.2.1 面孔可信度

1.2.2 面孔可信度评价的特点

1.2.3 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的影响

1.3 信任的内隐特征

1.4 相关概念的测量方法

1.4.1 信任的研究范式

1.4.2 信任的测量工具

1.4.3 信任内隐特征的测量方法

2 总体设计

2.1 现有研究的不足

2.2 问题提出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际意义

3 实证研究

3.1 研究一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结果

3.1.4 讨论

3.2 研究二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2.4 讨论

4 总讨论

4.1 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的预测作用

4.2 信任倾向在面孔可信度和信任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

4.3 内隐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预测作用的性别差异

4.4 研究不足和展望

5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信任是人们在相互交流中的最基本的准则,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至关重要。在信任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信任双方的特质对信任关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被信任方而言,其面孔可信度以及行为或以往的经验信息能够为信任方做出相应的信任行为提供较充分的依据。另一方面,信任方自身的特质对于信任关系的建立也有着很大影响,有些个体倾向于信任他人,有些个体却很难信任他人,这就是一般信任倾向上的差异。信任方在信任倾向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信任关系的建立。
  本研究采用外显和内隐两种测量方法来考察被信任方的面孔可信度,并通过信任游戏范式以及一般信任倾向问卷分别测量信任方的信任行为和信任倾向特质。探讨在信任关系的建立中,信任双方彼此不熟悉的情况下,被信任方的面孔可信度如何影响信任方的信任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般信任倾向在信任关系建立过程中的影响。最后,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r Modeling,HL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研究发现外显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外显面孔可信度越高的陌生人,个体越倾向于对其表现出更多的信任行为。
  (2)研究结果证实个体的一般信任倾向在外显面孔可信度和信任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一般信任倾向越高,个体在进行信任行为时,越会基于面孔可信度进行判断。
  (3)研究二采用图片启动范式考察内隐面孔可信度,发现了内隐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的预测作用。内隐面孔可信度越高的陌生人,个体越倾向于对其表现出更多的信任行为。
  (4)内隐面孔可信度对信任行为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在做出信任行为的决定时,男性比女性受到内隐面孔可信度的影响更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