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服用纺织品热湿传递特性的测试评价方法探讨
【6h】

服用纺织品热湿传递特性的测试评价方法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前言

1.1国内外热湿舒适性能的研究与发展

1.2常用织物热湿传递测试方法

1.3服装(织物)热湿传递特性的物理指标

1.4服装(织物)热湿传递特性的评价方法

第二章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的工作内容

第三章服装及其材料热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探讨

3.1引言

3.2实验

3.2.1实验样品及基本结构参数

3.2.2实验仪器与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3.1三种测试方法的比较

3.3.2测试数据的对比

3.3.3实验结果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服装及其材料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探讨

4.1引言

4.2实验

4.2.1实验样品及基本结构参数

4.2.2实验仪器与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3.1测试方法的对比

4.3.2测试指标的分析

4.3.3测试数据的对比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服装及其材料热舒适性能的评价方法

5.1引言

5.2 PMV和PPD指标

5.3实验

5.3.1实验试样

5.3.2实验仪器

5.3.3实验环境

5.4结果与讨论

5.4.1实验结果

5.4.2实验结果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大麻纤维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评判

6.1引言

6.2实验

6.2.1实验试样

6.2.2实验仪器与方法

6.3结果与讨论

6.3.1大麻织物热传递性能

6.3.2大麻织物保暖性能

6.3.3大麻织物透汽性能

6.3.4大麻服装热传导性能

6.3.5大麻服装保暖性能

6.3.6大麻服装导湿性能

6.3.7着装大麻服装的人体舒适度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服装热湿传递是研究人体、服装和环境之间热调节和功能性服装设计及着装热舒适性的边缘科学。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对服装的热湿性能进行研究,但始终没有离开如何测试与评价服装的热湿性能这个基础性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服用纺织品热湿传递特性的测试和评价方法作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功能性服装设计和指导人们正确着装很有意义。 本课题的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 1.探讨服用纺织品热传递特性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比平板保暖仪、KESF-TL Ⅱ精密物热性仪和织物模拟出汗的暖体假人,得出在三种常用热传递测试方法中,平板保暖仪的实验离散值最大;KESF-TLⅡ型精密热物性仪和织物模拟出汗的暖体假人的相关性较好,而平板保暖仪的相关性较差。 2.探讨服用纺织品湿传递特性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比透湿杯和织物模拟出汗的暖体假人,得出织物透湿度(x)和服装透湿度(y)之间的定量统计学关系式:y=73.7974-0.7521x+0.000069x<'3>。 3.基于人体.服装.环境来研究服装的热湿传递特性,探讨服用纺织品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得出服装的热阻值随风速的增加而降低,而热舒适度评价指标PMV-PPD值随着服装热阻值的增大而减小,其改变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当服装热阻值增加约为0.11℃·m<'2>/W时,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PPD值的下降1个百分点:APPD=-513.177ΔR<,d>+57.275。 4.以大麻织物服装为例,评价其热湿舒适性能,得出以下结论:大麻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透湿性能;大麻服装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但其导湿性能与普通织物服装相近。在常温无风状态下着装大麻织物服装时,人体舒度指标 PMV值分别为1.534、1.580、1.489,人体感觉在微暖到暖之间;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 PPD值分别为52.7﹪、55.3﹪、50.3﹪。在常温1.5m/s风速的状态下着装大麻织物服装时,人体舒度指标PMV值分别为0.820、0.867、0.714,人体感觉在舒适到微暖之间;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数PPD值分别为19.2﹪、20.9﹪、15.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