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支化聚酰胺修饰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中Sb(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6h】

超支化聚酰胺修饰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中Sb(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印染废水中锑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1.2.1印染废水中锑的来源与危害

1.2.2废水中重金属锑的处理方法

1.3海藻酸钠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海藻酸钠

1.3.2海藻酸钠的化学改性

1.3.3海藻酸钠作为吸附材料去除重金属的研究

1.4离子印迹技术

1.4.1离子印迹技术原理

1.4.2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4.3锑离子印迹聚合物

1.5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1.5.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3本课题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超支化聚酰胺改性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其对Sb(Ⅲ)吸附性能的研究

2.1引言

2.2实验药品与仪器

2.2.1实验药品

2.2.2实验主要仪器

2.3实验方法

2.3.1超支化聚酰胺改性海藻酸钠(HA@SA)微球的制备

2.3.2静态批次吸附实验

2.3.3动态柱吸附实验

2.3.4吸附-解吸再生实验

2.4测试与表征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5结果与讨论

2.5.1优化HA@SA微球的制备条件

2.5.2测试表证

2.5.3溶液pH对吸附Sb(Ⅲ)的影响

2.5.4吸附剂用量对吸附Sb(Ⅲ)的影响

2.5.5 Sb(Ⅲ)初始浓度与吸附等温线

2.5.6吸附时间与吸附动力学

2.5.7吸附温度与吸附热力学

2.5.8动态柱吸附实验

2.5.9吸附-解吸再生实验

2.5.10吸附位点分析

2.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Sb(Ⅲ)印迹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其对Sb(Ⅲ)吸附性能的研究

3.1引言

3.2实验药品和仪器

3.2.1实验药品

3.2.2试验主要仪器

3.3实验方法

3.3.1 Sb(Ⅲ)印迹海藻酸钠(Sb(Ⅲ)-SAIIP)微球的制备

3.3.2批量吸附实验

3.3.3选择性吸附实验

3.3.4解吸和再生实验

3.3.5测试表征

3.4结果与讨论

3.4.1优化Sb(Ⅲ)-SAIIP微球的制备条件

3.4.2测试表证

3.4.3溶液pH的影响

3.4.4吸附等温线

3.4.5吸附动力学

3.4.6吸附热力学

3.4.7吸附选择性

3.4.8重复使用性能

3.4.9吸附性能的比较

3.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4.2展望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涤纶织物的广泛应用,涤纶纤维内残留的锑系催化剂在后续染整过程中大量释放,造成印染废水中重金属锑含量超标,已严重危及水体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以及适用于重金属锑处理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吸附法是业内公认综合效能较佳的重金属锑处理方法之一,其中吸附剂是决定高效能吸附的关键。为此,论文以海藻酸钠(SA)为基材,以自制的超支化聚酰胺(HA)为改性剂,制备超支化聚酰胺改性海藻酸钠(HA@SA)微球吸附剂,提高SA微球对重金属Sb(Ⅲ)的吸附量,用于高浓度Sb(Ⅲ)印染废水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离子印迹技术制备Sb(Ⅲ)印迹海藻酸钠(Sb(Ⅲ)-SAⅡP)微球吸附剂,提高SA微球对重金属Sb(Ⅲ)的选择性,用于低浓度Sb(Ⅲ)印染废水处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HA@SA微球的制备及其对Sb(Ⅲ)吸附性能的研究 以SA为基材,采取先制备微球再接枝功能基团的策略,以CaCl2为交联剂制备SA微球,再以自制的HA为改性剂,制备HA@SA微球吸附剂。研究HA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所制备的HA@SA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优化HA@SA微球的制备条件。采用FT-IR、SEM-EDS、XPS等多种测试手段表征HA@SA微球吸附前后结构的变化。其次,通过静态批次吸附实验,研究溶液pH、吸附剂用量、Sb(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HA@SA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和热力学研究,探讨HA@SA微球的吸附机理。通过动态柱吸附实验,研究废水流速以及Sb(Ⅲ)初始浓度对HA@SA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HA@SA微球的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HA@SA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是HA用量为SA质量的0.5倍,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1h;HA@SA微球吸附Sb(Ⅲ)的最佳pH为5.0。HA@SA微球对Sb(Ⅲ)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86.92 mg/g,是SA微球(95.94mg/g)的1.95倍。Sb(Ⅲ)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主要是由化学吸附机理控制的均相单层吸附,放热且可自发进行。动态柱吸附实验中,低流速,低浓度的Sb(Ⅲ)废水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8次吸附-解吸后,HA@SA微球对Sb(Ⅲ)吸附能力仍能保留原有的90%以上。 (2) Sb(Ⅲ)-SAⅡP微球的制备及其对Sb(Ⅲ)吸附性能的研究 在HA@SA微球的基础上,以Sb(Ⅲ)为模板离子,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离子印迹技术制备Sb(Ⅲ)-SAⅡP微球吸附剂,用于复杂水体中低浓度重金属Sb(Ⅲ)的深度处理。研究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Sb(Ⅲ)-SAⅡP微球选择性的影响,优化Sb(Ⅲ)-SAⅡP微球的制备条件。通过批次吸附实验,结合吸附等温线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热力学对Sb(Ⅲ)-SAⅡP微球的吸附量、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进行研究,并考察其对重金属Sb(Ⅲ)的选择性。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Sb(Ⅲ)-SAⅡP微球的可再生性能以及选择性稳定性。结果表明:Sb(Ⅲ)-SAⅡP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是交联剂(2wt%戊二醛溶液)用量为SA的等质量,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Sb(Ⅲ)-SAⅡP微球吸附Sb(Ⅲ)的最佳pH为5.0,吸附等温线显示与Langmuir模型最佳匹配,Sb(Ⅲ)-SAⅡP微球和非离子印迹超支化聚酰胺改性海藻酸钠(NIP)微球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5.57和23.39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选择性吸附研究表明Sb(Ⅲ)-SAⅡP微球对Sb(Ⅲ)具有良好的吸附亲和力和选择性。8次吸附-解吸后,Sb(Ⅲ)-SAⅡP微球对Sb(Ⅲ)吸附能力仍能保留原有的85%以上,且对重金属Sb(Ⅲ)的选择性也较为稳定。 研究表明:采取先制备微球再接枝功能基团的策略,采用超支化聚酰胺改性SA微球,有效改善了SA微球对重金属Sb(Ⅲ)的吸附能力,满足高浓度Sb(Ⅲ)印染废水处理的需求;在HA@SA微球的基础上,采用离子印迹技术制备Sb(Ⅲ)-SAⅡP微球吸附剂,有效改善了SA微球对重金属Sb(Ⅲ)的选择性,可用于复杂水体中低浓度重金属Sb(Ⅲ)的深度处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