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研究
【6h】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2 银行信息化

2.1.3 信息化与商业银行

2.2 文献综述

3 国内外银行信息化建设概述

3.1 国内银行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3.1.4 数据大集中、业务创新阶段

3.2.1 建立基础的信息化体系

3.2.2 塑造全新的客户服务体系

3.2.3 构建全新的集中运营和业务管理体系

3.2.4 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3.3 国外银行信息化的特点

3.3.1 信息化建设重点转向提供金融服务

3.3.2 银行信息技术外包范围扩大

3.3.3 银行业务数据中心呈现分布式部署

3.4.1 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

3.4.2 信息化部门更加专业独立

3.4.3 积极利用社会分工协作

3.4.4 紧贴市场客户需求

3.4.5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监管制度

4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4.1 信息化建设概况

4.1.1 组织架构

4.1.2 里程碑事件

4.2 渠道交易趋势分析

4.2.1 柜面渠道

4.2.2 线下自助渠道

4.2.3 线上自助渠道

4.2.4 自助渠道比较分析

4.3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分析

4.3.1 客户对信息化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3.2 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调查分析

4.4 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4.4.1 对业务地位的挑战

4.4.2 对经营模式的挑战

4.4.4 对信息系统的挑战

5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SWOT分析

5.1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5.1.1 技术积累优势

5.1.2 信息化服务体系

5.1.3 雄厚的技术团队力量

5.2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劣势

5.2.2 管理机制不满足区域特色的发展

5.2.3 客户服务意识跟不上形势

5.3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机遇

5.3.1 政策环境机遇

5.3.2 信息技术机遇

5.4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威胁

5.4.1 外部竞争激烈

5.4.2 政策监管严格

5.4.3 信息安全风险

6 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

6.1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6.1.1 创新场景化的金融服务

6.1.2 发展高体验的移动金融服务

6.1.3 打造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方案

6.1.4 提供行业+金融的机构综合服务方案

6.2 提升网点服务能力

6.2.1 建立高效的运营模式

6.2.2 实现智能的营销模式

6.2.3 探索社交化的服务模式

6.3 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6.3.2 建设协同办公机制

6.4 提升技术架构服务能力

6.4.2 建立应用平台化体系

6.4.3 推进基础设施集约化部署模式

6.4.4 采用敏捷的技术管理模式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工商银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从1984年成立开始,经过3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完成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的建设,安全生产运行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经基本完成传统银行业务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但是,随着各国的金融市场相继开放以及技术的日新月异,工商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在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中积极利用新技术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工商银行当前重点探索的内容。
  论文首先阐述信息化、银行信息化的概念以及信息化建设和商业银行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国内外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再是重点对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渠道趋势、满意度进行分析,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
  论文提出工商银行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在客户服务方面,重点进行场景化的金融服务、高体验的移动渠道、多元化的财富管理和综合化的机构行业服务方案的建设;在网点服务方面,重点进行高效的网点运营、智能的营销活动、社区化的服务形态的建设;在内部管理方面,重点进行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以及高效协同办公的建设;在技术架构方面,重点进行开发技术和框架、应用体系、基础设施、技术管理方面的建设。本文的研究为工商银行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方向,同时还希望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起到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