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6h】

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学理依据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1.职业道德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理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马克思实践理论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相关理论——马克思择业理论

3.社会学相关理论——社会失范理论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以浙江省5所高校为例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与问卷设计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与统计方法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的调查

2.大学生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调查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查

4.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调查

(四)调查结果

1.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总体状况尚可

2.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原因

1.社会失范因素

2.角色期待冲突因素

3.组织定性冲突因素

(二)高校教育现实因素的原因

1.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的影响

2.高校教师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示范性缺失的影响

3.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的影响

(三)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原因

五.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社会需要做出的回应

1.创新社会治理,弱化社会失范

2.尽力消除因社会失范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消极作用

3.强化社会正面影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4.内外结合,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

(二)高校教育亟待创新

1.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2.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

3.拓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4.创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三)大学生自身需要做出的努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既是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核心。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对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近些年一些学者在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领域进行了有益地探讨,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有许多课题有待破解。本文在借鉴、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做出深入探讨与创新性研究。
  本文首先阐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学理依据。接着,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并结合访谈结果,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然后,对问卷封闭性问题进行百分数统计和结果分析,并对开放性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研究中发现,尽管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总体状况尚可,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却存在四大问题,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仍需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欠佳。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尽人意,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原因,包括社会失范因素、角色期待冲突因素、组织定性冲突因素。二是高校教育现实因素的原因,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边缘化的影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的影响;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示范性缺失的影响。三是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原因。
  最后,针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欠佳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社会需要做出的回应,包括创新社会治理,弱化社会失范;尽力消除因社会失范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强化社会正面影响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内外结合,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二是高校教育亟待创新,包括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创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三是大学生自身需要做出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