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论与实践、知与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
【6h】

理论与实践、知与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的重点、难点

2.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的源生背景

(二)实践思想与践履思维

(三)群众观点与民本思想

(四)唯物论与无神论

(五)共产主义与大同理想

二、理论与知、实践与行涵义比较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二)儒家的知: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四)儒家的行:道德践履

三、理论实践关系与知行关系比较研究

(一)实践与直观,何为认识来源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来源:实践

2.儒家的认识来源:道德践履和直观

(二)无限发展与内隐封闭,何为认识过程的特性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过程:无限发展

2.儒家的认识过程:内隐封闭

(三)结合与分离,何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结合

2.儒家: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四)实践、感知和效验,何为检验真理标准

1.马克思主义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

2.儒家检验真理的标准:感知和效验

(五) “自由王国”和“大同世界”,何为知行目的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目的:“自由王国”

2.儒家的实践目的:“大同世界”

(六)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知行主客体之辨

1.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实践的主客体

2.儒家:无主客体之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基本和根本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则是实践观中一大核心内容。而传统文化包含于中国具体实际之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其知行观由内涵及外延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看似邈若山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既有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其结果也富含理论和现实意义。二者的比较研究不是单纯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也不是简单地进行拼凑,而要结合各自的时政背景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利于两种思想焕发新的生命力,更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
  本文引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基本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结合问题的探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观与儒家知行观比较研究的成果与遗留问题的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正文第一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的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源生背景、实践思想和践履思维、群众观点和民本思想、唯物论和无神论、社会理想五个方面展开来,简要概括了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侧重其契合之处。既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前提条件的充分性和结果的价值意味,亦为后文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涵义与儒家知行观中“知”与“行”的涵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至字词源起、字面意思、语境中内涵及内在规定性等方面。既呈现了异同,也为后文的比较研究准备了理论材料和基础,因涵义源上的互异是导致二者接续关系上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从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分合关系、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与实践的目的、认识与实践的主客体六大方面具体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关系和儒家知行关系的异同,既有分述也有综合,客观上体现了前者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严谨性,但并未忽视后者可取之处,特别是其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且不止于理论的简单对比,而更重于其带来的启迪和攸关国家道路实践的深入思考。
  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在并未彻底贬斥儒家知行观的基础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凸显了比较目的不在于批判和简单借鉴,在于通过比较对二者有更清晰的脉络把握,理解其妙义,迸发新的思想,为祖国发展增砖添瓦。最后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