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基于董事个人效应的研究
【6h】

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基于董事个人效应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识别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的识别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文献综述

一、独立董事的功能

二、影响独立董事功能发挥的因素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关于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资源依赖理论

四、管理层权力理论

五、小结

第二节 假设的提出

一、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

二、独立董事可观测的个人效应与公司业绩

第三节 有关独立董事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的进一步研究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变量定义

第三节 模型设计

一、AKM模型

二、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模型

三、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相关系数检验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

二、独立董事可观测的个人效应与公司业绩

三、独立董事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的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关注独立董事的个人效应

二、完善提名和选聘独立董事的程序

三、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和权限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中国以来,其有效性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而目前关于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这些研究多从可观测的公司和董事特征方面进行探究,但忽略了不可观测的公司和董事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产生遗漏变量和内生性等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运用AKM模型,在考虑不可观测的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基础上,研究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度的数据为样本,采用AKM模型,利用兼任和跳槽的独立董事在不同公司任职形成的连通样本,可以区分并度量公司业绩中不可观测的公司固定效应和董事固定效应。首先将控制公司固定效应、不控制董事固定效应的数据与同时控制公司固定效应和董事固定效应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是否会因为独立董事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的存在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同影响;然后探讨了同时控制公司固定效应和董事固定效应后,独立董事可观测的个人效应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从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进行研究,包括学者背景、法律背景和财务背景;最后进一步研究了独立董事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利用分位数回归观察在不同分位数下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的分布情况,验证独立董事及其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在独立董事选聘过程中的偏好。
  实证研究发现:(1)在控制了公司固定效应,没有控制董事固定效应时,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关系。而当控制了公司和董事固定效应时,独立董事的存在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2)当独立董事具有学者背景、法律背景和财务背景时,独立董事的存在能显著提高公司业绩;(3)独立董事及其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正相关,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聘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更高的独立董事。总之,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独立董事决策所需的信息不足,而具有一定背景的独立董事可以利用专长等减少信息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独立董事不可观测的个人效应在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不可或缺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施雯;

  •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 学科 会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谢诗蕾;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F279.246;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独立董事; 个人效应; 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