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蚕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人干扰素α—胸腺肽α1融合基因、干扰素β与干扰素β突变体基因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6h】

家蚕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人干扰素α—胸腺肽α1融合基因、干扰素β与干扰素β突变体基因及其产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试验设计方案

第一章干扰素研究进展

1.1干扰素的发现

1.2干扰素的本质

1.3干扰素的分类

1.4干扰素的蛋白质结构特点

1.5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

1.6干扰素的作用机制

1.7 IFN的的临床应用

1.8有关干扰素口服的研究

1.9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胸腺肽的研究进展

2.1胸腺肽的生物化学特性

2.2胸腺肽的生物学功能

2.3胸腺肽临床应用研究

2.4.问题与展望

第三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3.1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基本原理

3.2转移载体

3.3重组病毒筛选方法的改进

3.4影响昆虫系统表达量的因素

3.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特点

3.6应用与展望

第四章实验设计

4.1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4.3本研究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4.4实验流程图

第二部分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人干扰素α-胸腺肽α 1融合基因

第五章重组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IFN-THY的鉴定

5.1材料和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3讨论

第六章融合基因在家蚕细胞、幼虫和蛹中表达

6.1材料和方法

6.2结果与分析

6.3讨论

第三部分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人干扰素β基因

第七章家蚕杆状病毒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IFN β的构建

7.1材料和方法

7.2结果与分析

7.3.讨论

第八章重组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IFN的筛选和鉴定

8.1材料和方法

8.2.结果与分析

第九章HuIFN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

9.1材料和方法

9.2.结果与分析

9.3讨论

第四部分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人干扰素β基因突变体

第十章家蚕杆状病毒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IFNβ s17的构建

10.1材料和方法

10.2.结果与分析

10.3讨论

第十一章重组家蚕杆状病毒的筛选和鉴定

11.1材料和方法

11.2.结果与分析

第十二章HuIFN S17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表达

12.1材料和方法

12.2结果与分析

12.3.讨论

结 论

Abstract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1、Southern-blotting证明IFN-THY已插入Bm-BacPAK6中(4kb左右的杂交带);将重组病毒Bm-BacPAK-IFN-THY感染家蚕细胞,5龄家蚕幼虫和蚕蛹进行表达.2、用基因重组技术和PCR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人干扰素β及其突变基因,克隆到pBacPAK8上,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IFNβ和pBacPAK-IFNβS17.与线形化Bm-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经过体内重组,筛选到重组病毒Bm-BacPAK-IFNβ和Bm-BacPAK-IFNβS17.结果表明两种基因在家蚕细胞,家蚕幼虫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均具有IFN的生物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