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亲和膜用于蛋白质溶液中内毒素的脱除
【6h】

壳聚糖亲和膜用于蛋白质溶液中内毒素的脱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亲和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序言

1、亲和膜的制备

1.1、亲和膜材料

1.2、亲和配基

1.3、间隔臂

1.4、亲和膜制备方法

1.5、亲和膜组件

2、膜分离过程工艺

3、国外亲和膜的应用研究进展

3.1、膜材料与亲和膜的制备方面

3.2、亲和膜组件开发与应用

4、国内亲和膜技术应用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4.1、生物物质的纯化与提取

4.2、制剂或血清中有毒、有害物的脱除

4.3、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内毒素及其检测与去除方法

序言

1.细菌内毒素的基本概念

1.1.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组成

1.2.细菌内毒素的物化性质

1.3.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1.4.影响细菌内毒素活性的主要因素

1.5.内毒素的危害

2.内毒素去除方法

2.1.非选择性去除

2.2.选择性去除方法

2.3.特异性去除方法

3.内毒素检测方法

3.1.半定量测定—凝胶法

3.2.定量测定

4.处理内毒素性疾病的现行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壳聚糖亲和膜的制备及其表征

序言

1.仪器与试剂

2.亲和膜的制备和壳聚糖配基的定量

3.壳聚糖改性膜的性能研究

3.1.壳聚糖改性膜对BSA的非特异性吸附

3.2.壳聚糖改性膜结合强度检测

3.3.壳聚糖改性膜的亲水性能表征

3.4.膜伸长率的变化

3.5.红外光谱分析

3.6.壳聚糖亲和膜吸附内毒素

4.结果与讨论

4.1.反应形式的选择

4.2.壳聚糖改性PVDF膜方法的优劣

4.3.非特异性吸附(BSA表征)

4.4.壳聚糖改性膜的耐浸泡功能

4.5.壳聚糖改性膜亲水性能评价

4.6.壳聚糖改性膜伸长率的变化

4.7.壳聚糖改性膜水通量的变化

4.8.红外光谱分析

4.9.壳聚糖改性膜对内毒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第四章壳聚糖膜吸附去除BSA溶液中内毒素的研究

序言

1.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1.2.壳聚糖亲和膜的制备

1.3.内毒素去除

1.4.分析方法

1.5.亲和膜的清洗与再生

2.结果与讨论

2.1.离子强度的选择

2.2.pH值的选择

2.3.温度的影响

2.4.流速的影响

第五章壳聚糖膜吸附去除溶菌酶溶液中内毒素的研究

序言

1.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1.2.壳聚糖亲和膜的制备

1.3.内毒素去除

1.4.分析方法

1.5.亲和膜的清洗与再生

2.结果与讨论

2.1.离子强度的选择

2.2.pH值的选择

第六章赖氨酸亲和膜对溶菌酶溶液中内毒素的吸附效果

序言

1.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1.2.赖氨酸亲和膜的制备和表面赖氨酸配基密度的测定

1.3.内毒素去除

2.结果与讨论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内毒素有很强的生物效应,当它进入人体或动物体血液循环系统时,很低浓度的内毒素都会表现出很强的毒性.因为它的毒性,所以用于注射时即使很少量的内毒素都有必要去除.亲和膜分离技术,膜技术和亲和色谱的结合,与传统的多孔珠填充柱相比,有很多优点,特别是蛋白质的回收率和活性较高.当内毒素单体分子形成胶束或胶囊时,由于在膜孔中物质传递的限制,微滤吸附膜对去除十分有效.我们通过两种配基的比较,发现配基和内毒素之间同时有电荷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以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为基质材料,制备了用于去除内毒素的壳聚糖亲和膜.研究了该亲和膜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和溶菌酶溶液中去除内毒素的应用情况.考察了离子强度、pH值以及流速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PVDF中空纤维膜经碱处理后,交联上壳聚糖,成为壳聚糖亲和膜.其非特异性吸附减小,在溶液中性质稳定,亲水性显著提高.该亲和膜用于BSA溶液中内毒素去除时,离子强度可选择0.2~0.4,pH值选择5~7,温度影响不大,流速可根据要求选择.在合适的条件下,内毒素去除率可在85%以上,而蛋白的回收率可在95%以上.该亲和膜用于溶菌酶溶液中内毒素去除时,离子强度可选择0.2左右,pH值选择在11左右.那样也可以将内毒素浓度降到0.04Eu/mL以下.尝试用L-赖氨酸单体分子作为配基,发现效果不理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