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6h】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概述

1.1关键名词解释

1.1.1历史景观

1.1.2保护

1.1.3更新

1.2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自身的发展要求进行保护与更新的相关课题研究

1.2.2之江校区历史景观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良好载体

1.2.3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3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框架

1.4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

1.4.1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1.4.2有关之江校区的历史文献与研究成果

本章注释

2.之江校区历史景观介绍

2.1与城市的地理关系

2.1.1地理位置概况

2.1.2与城市的地理关系

2.2自然条件

2.3历史发展沿革

2.3.1原始状态——1907年前

2.3.2开发办学,西风渐进,中西杂糅——1907年至1949年

2.3.3院系调整,现代风格介入校园——1950年至今

2.4历史建筑遗存现状

2.4.1校园规划现状

2.4.2历史建筑现状

本章注释

3.对国外优秀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项目的实例分析

3.1法国圣米歇尔山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项目介绍

3.2寻找圣米歇尔山的历史景观特征

3.2.1特殊的自然条件——海潮

3.2.2伟大的人文遗存——宗教建筑

3.2.3空旷荒蛮的海岸线——独特的景观环境

3.3划分不同等级的景观保护范围

3.4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3.5对景观区域内已有的人工设施进行科学的更新设计

3.5.1古埃斯侬河大坝更新方案

3.5.2停车区更新方案

3.6圣米歇尔山进入通道的规划设计

3.6.1进入通道设计方案

3.6.2专门交通工具的设计方案

3.7启示

本章注释

4.之江校区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与方法

4.1之江校区历史景观特征分析

4.1.1校园交通规划特征

4.1.2校园主体空间特征

4.1.3建筑单体特征

4.2控制景观视线,划分不同等级保护范围

4.2.1划分原则

4.2.2之江校区历史景观的保护范围划分

4.3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4.3.1慎思堂

4.3.2都克堂

4.3.3下红房

4.4对其他已有建筑物的更新

4.4.1对曾宪梓教学大楼的更新建议

4.4.2对15号教学大楼的更新建议

4.5之江校区进入通道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4.5.1第一过程——从城市到之江校区的引道入口

4.5.2第二过程——从之江校区的引道入口

4.5.3第三过程——校园入口广场

4.6加强山地景观特征的建议

本章注释

5.结论(Conclusion)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历史景观,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富有一定历史遗存,综合了自然、人文与人工构筑物的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今天,中国众多的历史景观遗存都遭遇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该文写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保护与更新的内容与方法,为历史景观应对现代发展找到出路.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中国近代建筑领域留下的一个生动而丰富的缩影,其历史景观是该文研究的载体,通过借鉴法国圣米歇尔山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项目的经验,寻找到对它进行保护与更新的方法.该文的结论是,严格的保护是之江校区历史景观存续的保证,而对于历史建筑的更新应该有所限制,在维护和加强历史景观特征的前提下,只有进行科学而谨慎的更新,才可以使之江校区历史景观以一种主动的姿态适应、融入并且引导杭州滨江地区的现代生活.由此实例出发,希望能够为其他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与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