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反倾销措施效应研究——一种基于生产能力竞争的分析
【6h】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反倾销措施效应研究——一种基于生产能力竞争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索引

1导言

2关于反倾销措施与贸易政策的研究概况

2.1国际反倾销措施实施概况

2.2反倾销措施和贸易政策

2.3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倾销与反倾销

3.1倾销、反倾销与企业竞争方式

3.2生产能力约束条件下的价格竞争

3.3倾销、反倾销中的二阶段生产能力博弈

4反倾销措施对倾销企业的制裁

4.1倾销发生之前进口国市场上的均衡

4.2倾销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损害

4.3反倾销措施对倾销企业的制裁效应

5反倾销措施对非倾销企业的保护

5.1非倾销企业在反倾销措施实施之前的策略性反应

5.2非倾销企业在反倾销措施实施之后的策略性反应

5.3反倾销措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

6反倾销措施和“第二次损害”

6.1反倾销措施对潜在倾销企业的威慑

6.2“第二次倾销”的威胁

6.3进口国企业实施掠夺性定价的威胁

7案例

7.1中国聚酯切片反倾销案

7.2中国丙烯酸酯反倾销案

8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反倾销案件日益增多,立案数量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案件发生在金属冶炼、化工等典型的不完全竞争产业。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些研究工具,通过对倾销和反倾销过程中进口国市场上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的分析,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反倾销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不完全竞争的进口国市场上,由于受到生产能力约束、信息不完全等条件的限制,外国企业的倾销行为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一种生产能力竞争。在生产能力竞争中,外国企业的倾销行为将会引起非倾销企业的对抗。非倾销企业的对抗将导致进口国国内产业所遭受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反倾销措施虽然能够有效地制止外国企业的倾销行为,但是无法约束非倾销企业针对倾销做出的反应。因此,反倾销措施并不能够完全消除倾销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保护程度也有可能是不足的。同时,反倾销措施在现实运用中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反倾销措施无法事先有效地阻止倾销的发生。在不完全竞争的进口国市场上,反倾销措施对倾销企业的制裁有可能为其他企业采取掠夺性定价手段开辟道路,从而使进口国国内产业面临“第二次损害”。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反倾销措施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保护有可能并不理想,当进口国政府希望通过反倾销措施保护其国内产业时,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考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