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6h】

代谢蛋白水平、氨基酸补充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研究浙江省规模奶牛场高产奶牛日粮的蛋白质供给状况(试验一);研究日粮中不同蛋白降解特性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二):探讨日粮中不同代谢蛋白(MP)水平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三);研究MP中不同赖氨酸(Lys):蛋氨酸(Met)比例模型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四)。
   试验一、为探明南方奶牛养殖的限制因素,选择浙江地区8个规模化奶牛场,调查了高产奶牛日粮中的代谢蛋白的供应量及典型日粮中瘤胃降解蛋白(RDP)、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及代谢蛋白的供给状况,并探讨了南方奶牛场典型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奶牛日粮中代谢蛋白含量偏高,并对繁殖造成一定影响,而日粮提供的代谢蛋白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普遍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
   试验二、选择15头健康的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个3×3拉丁方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代谢蛋白含量相同(9.1%),蛋白质降解率不同(RUP含量分别为30.8%,36.2%和41.6%)的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降解率增加总氮及尿氮的排放,但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粪氮的排泄无显著影响;不同的日粮蛋白降解率改变氮在尿和粪中排放的比例;降低日粮蛋白降解率可以减少粪、尿中的氮排放,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
   试验三、试验选择40头经产奶牛(体重590kg,泌乳135天,日产奶30.2kg),按产奶量一致,泌乳天数相近原则随机分入4个组中,每组10头。4组奶牛随机接受四种不同代谢蛋白水平的日粮处理:日粮A(8.3%)、日粮B(8.9%)、日粮C(9.7%)、日粮D(10.4%)。日粮A的代谢蛋白水平按中国现行标准配制,日粮D的代谢蛋白水平按NRC(2001)模型配制。预饲一周,正饲7周,正饲期测定乳成分(乳脂,乳蛋白和乳糖)以及血、乳、尿中的尿素氮浓度。随着代谢蛋白的增加,奶产量和乳蛋白产量呈增加趋势,到9.7%达到最大,随后呈水平趋势。血、乳、尿中尿素氮浓度随代谢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直线增加趋势,表明随日粮中代谢蛋白水平的增加奶牛对氮的利用率下降。4组处理奶牛的乳糖和乳总固体无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处于产奶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的最佳同粮代谢蛋白水平为9.6%。
   试验四、以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代谢蛋白中Lys与Met不同比例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6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胎次一致,泌乳天数相近原则随机分入4个组中,每组15头。4组奶牛随机接受四种不同代谢蛋白水平的日粮处理:对照组C、处理M(添加HMB32 g/d)、处理L(添加L-Lysine-HCL108g/d)、处理ML(同时添加HMB和L-Lysine-HCL分别为32 g/d和108 g/d)。四种处理日粮设计为等能并且等代谢蛋白。其中处理ML及C日粮MP中Lys:Met为3:1,处理L及M日粮MP中Lys:Met分别为3.5:1及2.5:1。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Lys:Met比例对干物质,有机物及中性洗涤纤维的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满足单个氨基酸需要条件下,当赖蛋比为3:1时,产奶量及乳蛋白产量达到最大(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但赖蛋比为3:1时有效降低了血、乳尿中的尿素氮,提高了氮利用率。不同氨基酸比例模型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游离脂肪酸,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影响(p>0.05),但血浆葡萄糖和谷草转氨酶在赖蛋比为3:1时有下降的趋势。氨基酸的添加显著增加了动脉EAA及总AA的浓度以及乳腺对EAA和总AA的摄取,且在赖蛋比为3:1时交互作用最大。
   综上所述,蛋白降解率高的日粮会增加总氮及尿氮排放,但对产奶量,乳成分及粪氮的排泄无显著影响,不同的日粮蛋白降解率可改变氮在尿和粪中排放的比例,降低日粮蛋白降解率可以减少粪、尿中的氮排放从而提高氮的利用率。在适当蛋白降解率条件下,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代谢蛋白需要量为9.6%,继续增加MP对生产性能没有改善作用,但随日粮中MP水平的增加奶牛对氮的利用率下降。除了MP量的需要外,奶牛对MP中各种氨基酸量及比例的要求也至关重要。在满足奶牛单个氨基酸需要的基础上,调节Lys:Met比例为3:1时,奶牛生产性能得到最大发挥。南方地区蛋白饲喂偏高,但MP中氨基酸没有达到需要量且比例不平衡,需要额外调整Lys:Met的比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