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历史街区旅游规划初期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杭州中山路为例
【6h】

历史街区旅游规划初期居民感知与态度研究——以杭州中山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1绪论

1.1论文选题的背景

1.1.1和谐社会背景下旅游业需要和谐发展

1.1.2社区参与成为新时期旅游规划的明确导向

1.1.3规划初期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偏少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理论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历史街区的界定

2.1.2旅游规划的界定

2.1.3感知的界定

2.1.4态度的界定

2.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概述

2.2.1国外社区参与研究概述

2.2.2国内社区参与研究概述

2.2.3中西方社区参与差异

2.3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概述

2.4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概述

2.4.1国外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概述

2.4.2国内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概述

3实证研究

3.1实证案例选择

3.1.1杭州中山路简介

3.1.2选择中山路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的原因

3.2研究方法体系

3.2.1因子分析

3.2.2相关分析

3.2.3方差分析

3.2.4回归分析

3.3问卷设计与调查取样

3.3.1问卷设计

3.3.2调查取样

3.4统计分析

3.4.1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3.4.2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内在关系分析

3.4.3居民对中山路旅游规划思路的看法分析

4研究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4.1.1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要素模型

4.1.2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评价指标体系

4.1.3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与其旅游支持态度的内在关系

4.1.4居民对中山路旅游规划思路的看法

4.2研究创新点

4.3研究不足点

4.4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区参与旅游规划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和谐社会背景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研究是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重要环节。先前关于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方面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旅游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目的地,本文选取旅游规划初期的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居民的潜在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 文章首先提出了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要素模型及感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假设的感知要素模型及感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修改,建立了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要素修正模型和感知评价指标修正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潜在旅游影响感知与其旅游支持态度的内在关系假设模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感知与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感知与态度关系的相关理论假设。文章最后探讨了居民对杭州中山路历史街区旅游规划思路的相关看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