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龟鳖养殖废水生态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6h】

龟鳖养殖废水生态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龟鳖养殖是我国新兴的特种养殖产业,养殖用水的管理多采用大排大换的方式,养殖废水处理率低,对周边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的危害,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适合于散户龟鳖养殖废水生态处理工艺十分迫切。
   针对龟鳖养殖废水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系列调查、水培试验、生态净化工艺技术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台湾鳖、鳄鱼龟和巴西龟全生长周期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比较了代表性植物对龟鳖养殖废水的耐性和氮磷的吸收能力,探讨了植物生态工艺技术净化养殖废水的效果,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调查结果表明,台湾鳖、鳄鱼龟和巴西龟养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下:COD依次为567±137mg/L、391±115 mg/L、388±128 mg/L;总磷依次为51±37 mg/L、35±21 mg/L、42±26 mg/L;总氮依次为166±59 mg/L、157±58 mg/L、154±52 mg/L;氨态氮依次为88±40 mg/L、68±37 mg/L、88±34 mg/L;硝态氮依次为4.06±4.75 mg/L、6.93±6.04 mg/L、2.07±3.38;pH依次为7.18±0.41、6.94±0.56、7.39±0.23。台湾鳖、巴西龟、鳄鱼龟生长时期内污染负荷分别为:COD依次为153.0±14.4g/只、409.3±1.30 g/只、716.3±56.9 g/只;总磷依次为16.7±4.0 g/只、43.6±7.21 g/只、70.5±0.9 g/只;总氮依次为43.5±2.5 g/只、174.1±5.06 g/只、294±15.4 g/只;氨态氮依次为24.1±1.2 g/只、71.7±1.64 g/只、164.5±9.8 g/只;硝态氮依次为0.8±0.1 g/只、8.0±0.14 g/只、5.0±1.4 g/只。
   2.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养殖废水的耐性和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皇竹草品种1在未稀释废水中能够较好生长;氮吸收能力最强的两种植物为:皇竹草品种1、皇竹草品种2;磷吸收能力最强的两种植物同样为:皇竹草品种1、皇竹草品种2;综合生物量、氮磷吸收量等指标,皇竹草品种1、皇竹草品种2可直接用于龟鳖养殖废水的植物净化池中,而其他各供试植物可用在废水的后续处理上。
   3.供试植物在巴西龟废水中生长良好。植物净化池对COD、总磷、总氮、氨态氮、硝态氮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百分比分别为37%、73%、74%、41%、71%。对总磷、总氮、硝态氮的去除率占到整个处理系统的70%以上,说明植物净化池对氮磷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在一般格栅分离-物理沉淀处理单元后加装植物净化池工艺有很强的实用性。四种植物搭配方案最适宜的模式为:水稻--皇竹草--多年生黑麦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