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规律性研究
【6h】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规律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1.1.1 概述

1.1.2 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1.4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6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1.2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1.2.1 概述

1.2.2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类

1.2.3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

1.2.4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因素

1.2.5 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

1.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国内外报导的研究内容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4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1.4.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黄酮模型物的静态吸附动力学

2.1 树脂类型和黄酮模型物质的选择

2.1.1 树脂类型的选择

2.1.2 黄酮模型物质的选择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树脂的预处理

2.3.2 树脂干燥曲线的测定

2.3.3 黄酮模型物的定量分析

2.3.4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的测定

2.3.5 解吸率的测定

2.3.6 吸附动力学拟合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树脂的干燥曲线

2.4.2 黄酮模型物的定量分析

2.4.3 静态吸附动力学与解吸率

2.4.4 吸附动力学拟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酮模型物的吸附等温线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3.2.2 吸附等温线拟合

3.2.3 吸附热力学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附等温线

3.3.2 吸附等温线拟合

3.3.3 不同温度下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酮模型物动态吸附初探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五种模型物质混合后的定量分析

4.2.2 穿透曲线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五种模型物质混合后标准曲线

4.3.2 穿透曲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天然产物中分布很广而且非常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大孔吸附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由于其吸附性能好、选择性高、价格低廉以及再生处理方便等优点,使其相对于其它分离纯化手段具有较大的优势。
   从目前报导的文献来看,大孔吸附树脂大多是对具体的某一种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纯化,得出的数据也只适合该种天然植物,而且对树脂的选择也具有盲目性,另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手段也不够准确和方便。因此,为更好的分离纯化天然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本文对其在大孔树脂上的吸附分离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结构种类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在植物水提液中的存在状态以及与糖基结合的数目,选择了5种黄酮单体(芦丁、柚皮苷、杨梅苷、葛根素、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模型物,并根据树脂的不同物性选出了26种有代表性的大孔树脂,考察了这5种黄酮模型物在这26种树脂上的静态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对其进行模型拟合,发现双糖苷模型物的吸附量要远大于单糖苷模型物,而吸附速率却远小于单糖苷模型物;树脂的极性越低、比表面积越大、孔径越小,则树脂的吸附量就越大。采用的三种动力学模型中,Pseudo二级速率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吸附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非常接近。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等温线数据的拟合效果都较好,而且发现碳苷黄酮可能有偏向于单分子层吸附的倾向。测定了三种树脂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并经热力学研究发现此吸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而且是自发进行的过程,吸附位点在树脂上的分布也可能是不均匀的。大孔树脂较容易吸附黄酮模型物,黄酮模型物也较容易从树脂上解吸附。采用70%乙醇作解吸液,黄酮模型物在大部分树脂上的解吸率都在90%以上。
   考察了5种黄酮模型物混合状态时在HPD300型树脂上的动态吸附情况,发现模型物的结构越大、所含极性基团越多,在树脂柱中则越不容易穿透;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和柚皮苷在5种模型物中是最强的吸附组分,其动态吸附量也是最大的,这一结论与静态吸附时的规律相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