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哈贝马斯交往视域下的生活世界及其与马克思现实的生活世界之异同
【6h】

论哈贝马斯交往视域下的生活世界及其与马克思现实的生活世界之异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本论题的提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2 “生活世界’’提出的背景和发展

2.1 生活世界的提出

2.1.1 “生活世界”提出的哲学理论背景

2.1.2 “生活世界”提出的现实社会背景

2.2 生活世界的发展

2.2.1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2.2.2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世界——“生活形式”

2.2.3 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此在共在”

3 哈贝马斯交往视域下的生活世界

3.1 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的关系

3.1.1 交往行为的概念内涵

3.1.2 生活世界——交往行为的境遇预设

3.1.3 生活世界——交往行为的现实再生

3.2 生活世界的结构与再生产

3.2.1 生活世界的结构之一:文化

3.2.2 生活世界的结构之二:社会

3.2.3 生活世界的结构之三:个性

3.2.4 生活世界的再生产

3.3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3.3.1 系统与生活世界

3.3.2 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离

3.3.3 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入——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3.4 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3.4.1 韦伯的合理化命题——合理化悖论

3.4.2 生活世界合理化可能性——理性重建

4 马克思现实的生活世界及其与哈氏生活世界比较

4.1 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的存在与界定

4.1.1 对马克思哲学中“生活世界”存在的确认

4.1.2 马克思哲学“生活世界”的界定

4.2 马克思哲学“生活世界”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比较

4.2.1 两者的相同点

4.2.2 两者的相异点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现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推进了哲学向新的领域的拓展,形成了哲学新的研究动向。本文正是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展开了对生活世界的理论探讨。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生活世界”提出的背景和发展状况,背景包括哲学理论的演变背景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以此说明现代哲学转向“生活世界”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另外,对哈贝马斯之前的哲学家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及其在西方哲学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阐述了哈贝马斯交往视域下的生活世界理论。集中讨论了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结构、再生产、生活世界殖民化以及合理化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研读,阐明了马克思哲学中的现实的“生活世界”理论并且与哈氏的生活世界理论进行了比较。对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性进行了的初步界定,指出了两者在批判指向和目标指向的相同点以及在生活世界的本质内涵、建构方式、批判对象和意义的不同点并在比较中对两者的生活世界思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