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析师预测和股价波动——从分析师预测评级与市场噪音干扰的角度
【6h】

分析师预测和股价波动——从分析师预测评级与市场噪音干扰的角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与假说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有效信患假说

2.2.2 价格压力假说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有效信息假说

2.3.2 价格压力假说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3 研究理论、方法与模型

3.1 研究理论

3.1.1 分析师预测结果的社会传导机制

3.1.2 “新财富”分析师

3.1.3 一般研究理论与方法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变量的选择

3.3 研究模型

3.3.1 模型建立

3.3.2 回归方法和计量问题

4 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4.2 实证结果分析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可谓一年一个新台阶。在市场中的各类角色,从投资人到交易员,从投行人员到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其分工越来越细化,工作内容也越来越明确。尤其是随着国内市场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年年异常火爆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更是把分析师这一职业推上了资本市场的前沿,由此证券分析师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证券分析师除了为广大投资者带去有价值的信息外,其作为市场中的服务型角色,有没有因为其行为本身而给市场带去“额外”信息呢?其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其自身的一言一行有没有给市场造成干扰呢?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2013年共216位(组)首次上榜《新财富》的最佳分析师在5(6)年间一共公开发布的25275份研究报告,在“明星”分析师身份前后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对股价造成影响的四大类因素分析法以及非对称面板数据混合回归发现,分析师的行为尤其是“明星”分析师的行为在短期内的确会给市场带去额外的噪音,对基于有效信息的股价定价造成扭曲化的干扰,从而在假设“有效信息假说”成立的基础上,使得“价格压力假说”通过本文的独特视角再次得到了确认,为“价格压力假说”的理论发展贡献了一定的实证数据经验。另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不同行业公司股价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有不同的权重偏好,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被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所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