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程度研究——基于浙江省档案开放程度的实证分析
【6h】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程度研究——基于浙江省档案开放程度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著作、文献检索情况

1.3.2 “档案开放利用”问题的研究

1.3.3 “档案开放鉴定”、“档案密级鉴定”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 《政府信患公开条例》实施以后相关研究

1.4 国外现状分析

1.4.1 美国档案开放实践

1.4.2 英国档案开放实践

1.4.3 加拿大档案开放实践

1.4.4 澳大利亚档案开放实践

1.4.5 国外研究现状评价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重点

1.5.3 研究难点

1.5.4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调查法

1.6.2 比较研究法

1.6.3 统计分析法

1.6.4 分析归纳法

1.6.5 案例分析法

1.7 本章小结

2 档案开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2.1 本文涉及的核心概念

2.1.1 政府信息公开

2.1.2 档案网站

2.1.3 封闭期制度

2.1.4 保密制度

2.1.5 解密制度

2.1.6 档案密级鉴定

2.1.7 档案开放

2.1.8 档案开放原则

2.1.9 档案开放程度

2.2 档案开放的理论阐释

2.1.1 档案开放与利用理论

2.1.2 公民知情权理论

2.1.3 政府透明与公众参与理论

2.1.4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前后我国档案开放理论研究

2.3.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之前学术界对档案开放的研究

2.3.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之后学术界对档案开放的研究

2.3.3 理论研究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档案开放实践基础分析

3.1 开放档案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3.1.1 全国开放档案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3.1.2 浙江省开放档案相关数据坑计与分析

3.2 1987-2008年我国档案开放的实践发展

3.2.1 建国以后到1987年《档案法》颁布这段时期档案开放的特点

3.2.2 1987年《档案法》颁布后到2008年我国档案开放的特点

3.2.3 《政府信忠公开条例》与《档案法》的比较

3.3 2008年之后我国档案开放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3.3.1 新形势下档案开放的特点

3.3.2 当前档案开放遇到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档案开放程度实证研究

4.1 档案开放程度指标设计

4.1.1 档案开放指标设计依据

4.1.2 档案开放程度指标、评分细则及计算公式

4.2 调查对象的背景情况

4.3 档案开放程度各项指标调查情况

4.3.1 开放档案费深情况

4.3.2 获取开散档案利用的途径及便利性

4.3.3 开放档案的利用保障性措施

4.4 档案开放程度整体调查结果汇总

4.5 本章小结

5 调查结果分析与优秀案例点评

5.1 浙江11市调查结果分析

5.1.1 档案开放程度各项排名情况

5.1.2 档案开放程度得分与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

5.1.3 档案开放程度得分与信息化发展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5.2 调查结论

5.2.1 档案开放程度,馆际之间严重不平衡

5.2.2 档案开放程度与本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有正相关关系,但跟经济发达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

5.2.3 开放档案资源少,类型单一,尚未建立全省的开放档案平台

5.2.4 大多数受调查档案馆档案开放年限执行情况与公众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5.2.5 大规模数字化,并没有真正对于档案开放构成支持

5.2.6 档案馆的检索方式落后,网站奎档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5.2.7 档案网站提供的查询开放档案的便利性不够

5.2.8 档案开放缺乏与当前社会信息需求相适应的法律保障

5.3 优秀案例点评

5.3.1 杭州市档案馆

5.3.2 宁波市档案馆

5.4 本章小结

6 档案开放的问题与对策

6.1 我国档案开放存在的问题

6.1.1 开放档案所占比例低,主动开放的范围不明确

6.1.2 开放档案数字化程度低,检索功能差

6.1.3 档案开放的鉴定工作不够到位

6.1.4 开放档案获取途径不通畅

6.1.5 开放档案的救济途径缺失

6.1.6 缺乏档案开放工作的问责机制

6.1.7 缺乏档案开放工作考核

6.2 加强档案开放的对策

6.2.1 修改档案开放相关法律,保障公众获取档案信患的权利

6.2.2 整合档案网站开放档案信患

6.2.3 细化开放档案鉴定程序,对鉴定小组成员开展纠错性培训

6.2.4 建立通畅的开放档案的利用途径

6.2.5 增加档案开放救济制度

6.2.6 建立档案开放的监督问责机制

6.2.7 将档案开放工作考核纳入社会性评价体系中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档案开放是档案馆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前提,也是保障公众获取档案信息资源的一项重要的途径。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后,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向正轨,政府信息公开建立了完整的程序、规范的制度以及考核机制。而我国的档案开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下,也发生着一些变化。
  本文的研究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之下,主要阐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前后档案开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情况,综合评价了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开放的影响。
  档案的开放程度是开放档案为公众获取所达到的状况。为了更好地了解档案开放现状,本文调查了浙江省46个档案馆及它们对应的档案网站,对档案馆及档案网站中档案的开放程度做了实证研究,调查得出浙江省档案开放的现状。最后,对档案开放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