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司匹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速度的关系及作用
【6h】

阿司匹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速度的关系及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作用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血流速度的研究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阿司匹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速度的关系及作用。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阿司匹林对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作用。
  目的: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及血小板功能紊乱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最为主要的发病机制。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有益的药理作用机制,但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作用尚未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价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人群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作用
  方法:共入选了563例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冠脉造影注册研究数据库中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根据造影前阿司匹林服用与否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组两组。采用TIMI帧计数(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Infarction frame counts,TFC)作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指标;使用逐步个案配对、倾向性评分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校正相应的混杂因素后比较两组TFC差异,评判阿司匹林对冠脉造影正常人群冠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结果:患者基线特征中除了年龄,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以及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他汀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其他基线特征两组具有可比性。无论配对与否,平均TFC在服用阿司匹林组均低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组(配对之前:29.61±5.12 vs31.64±7.91;配对年龄后:29.28±5.20 vs31.12±7.49;配对年龄与LDL-C后:29.15±5.60 vs31.55±7.89;倾向性评分配对后:29.11±5.52vs31.61±8.71;所有P<0.05)。亚组分析发现,服用与未服用阿司匹林两组间TFC差值,服用他汀类药物组较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组有缩小的趋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服用阿司匹林是TFC的独立影响因素,与TFC呈负相关关系(β:-2.641;95%CI:-4.059~-1.223),这种关系并不会因为校正年龄、高血压、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他汀使用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而发生改变,并且在配对年龄组(β:-1.599;95% CI:-3.091~-0.108)以及配对年龄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β:-2.025;95% CI:-3.938~-0.112),这种关系依然存在。
  结论:尽管包括他汀在内的影响因素可能干预阿司匹林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但阿司匹林与TFC呈独立负相关关系,提示阿司匹林可以加快冠脉正常人群的冠脉血流速度,可能是治疗冠脉慢血流的选择之一。
  第二部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血流速度的研究。
  目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受损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最为主要的发病机制。尽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损伤内皮细胞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复杂,但已经明确LDL-C具有损伤内皮的作用,由此LDL-C可能对冠脉血流速度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目前尚无LDL-C与冠脉血流速度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我们拟校正干扰LDL-C与冠脉血流速度间关系的因素后,尤其是他汀类降脂药物后,评价LDL-C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相关性。
  方法:共入选了563例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冠状造影注册研究数据库中冠脉造影完全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DL-C界值2.6mmol/l将入选对象划分为低LDL-C与高LDL-C组。采用TIMI帧计数(Thrombolysis in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 counts,TFC)作为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观察指标;在纳入对象整体及服用与未服用他汀类亚组中,通过统计比较、相关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分析LDL-C与TFC间关系,多元回归方程校正相应的混杂因素,确定LDL-C对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结果:临床基线特征中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脂、阿司匹林及他汀使用率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值<0.05),其他基线特征两组间均衡可比。无论是任一单支冠脉TFC测值还是平均TFC测值,低LDL-C组中均显著低于高LDL-C组(LAD:33.39±9.14 vs35.99±10.00; LCX:27.19±7.40 vs28.87±7.51;RCA:28.75±8.39 vs30.63±8.56; Mean:29.78±6.72 vs31.83±7.36;所有P值<0.05)。LDL-C与TFC间呈Person正相关关系,但当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脂、阿司匹林及他汀使用率等在组间不匹配变量后,LDL-C与TFC间相关系数有所下降。曲线拟合发现LDL-C与TFC间呈非完全线性直线关系而是反“S”曲线关系。他汀对LDL-C与TFC间关系有负向效应,但并不能逆转。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整体纳入对象中LDL-C是平均TFC的独立影响因素,与TFC呈正相关关系(β:1.099;95%CI:0.240~-1.958),这种关系并不会因为校正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脂、阿司匹林及他汀使用率而发生改变,在未服用他汀亚组这种关系依然存在(β:1.337;95%CI:0.271~2.402),而在服用他汀亚组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正相关关系(β:1.38;95% CI:-0.157~2.916)。
  结论:LDL-C与TFC呈非完全线性直线正相关关系,他汀可以负向降低这种相关性,但并不能逆转。提示LDL-C对冠脉血流速度有负向影响,他汀治疗可能有益于改善冠脉慢血流的血流速度,尤其是在LDL-C相对更高的患者中可能获益更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