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6h】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汇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溶栓后7d内NIHSS评分总体改变

3.3 溶栓24h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影响因素比较

3.4 溶栓后第3d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影响因素比较

3.5 溶栓后第7d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比较

3.6 出血转化

4 讨论

4.1 rt-PA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影响因素

4.2 rt-PA静脉溶栓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rt-PA)发病4.5小时内治疗急性脑梗死影响早期疗效的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接受rt-PA(爱通立)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记录溶栓后24h,第3d,第7d的NIHSS评分和溶栓后出血转化。以24h,第3d,第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减少≥4分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早期有效,其余的视为早期无效;以第7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增加≥4分的视为早期恶化,溶栓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根据ECASSⅡ标准评定。比较206例患者在年龄、性别、酗酒史、房颤、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中风史、入院至溶栓时间间隔、入院LDL-C水平、入院葡萄糖水平、入院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收缩压和舒张压、入院NIHSS水平等临床数据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结果:
  入选患者共206例,男123例,女83例;年龄18-80岁,平均(65.32±12.79)岁;溶栓后第7d累积有效例数为121例(58.7%),死亡累积为5例(2.4%)。分析发现入院LDL-C水平(≤3.1mmol/L)和房颤是rt-PA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改善(24h,第3d,第7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4h NIHSS评分则是溶栓后3d,7d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子(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OR:4.106,95%CI:1.314~12.833,P=0.015)和入院葡萄糖水平(>10mmol/L)(OR:4.749,95%CI:1.196~18.857,P=0.027)是静脉溶栓后7d早期恶化的影响因素;而入院舒张压(OR:1.162,95%CI:1.020~1.325,P=0.024)和入院葡萄糖浓度(OR:1.698,95%CI:1.041~2.770,P=0.034)则是7d死亡的影响因素。206例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有49例发生了出血转化,其中13例为症状性出血转化。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与入院NIHSS评分(OR:1.129,95%CI:1.005~1.269,P=0.041),入院舒张压(OR:1.042,95%CI:1.002~1.084,P=0.041)和房颤(OR:4.549,95%CI:1.093~18.933,P=0.037)相关。
  结论:
  1入院LDL-C水平(≤3.1 mmol/L)和房颤是rt-PA静脉溶栓早期有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2溶栓后24hNIHSS评分对溶栓后3d、7d的神经功能改善具有预测作用。
  3房颤和入院葡萄糖水平(>10mmol/L)是溶栓后7d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舒张压和入院葡萄糖浓度则是7d死亡的影响因素。
  4入院NIHSS评分,入院舒张压和房颤是溶栓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