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的构建研究
【6h】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的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操作性定义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急诊分诊相关概述

2 国外急诊分诊标准

3 国内急诊分诊的发展现状

4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内容

3.伦理原则

4.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急诊分级分诊标准的构建过程和结果

1 分诊标准的构建原则

2 文献分析

3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综合指标的确立

4 基于Delphi法的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指标的构建

5 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的确立

第四部分 讨论

1 研究意义

2 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3 分诊标准的内容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简便、科学、可量化的急诊分级分诊标准,使得分诊护士在分诊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确保急诊有序和患者安全。
  方法:
  1.文献分析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急诊分级分诊标准的研究现状,熟悉国外先进的分诊标准内容及制定过程,同时系统学习分诊相关国家政策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急诊分诊标准构建的初步框架和标准指标条目池。
  2.回顾性资料分析
  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急诊管理系统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急诊分诊案例进行回顾性ESI(Emergency Severity Index,ESI)分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ESIⅠ-Ⅴ级病例各200例,总计1000例,对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标准早期预警评分(Standardized EarlyWarning Score,S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进行评分,采用Fisher判别模型探讨ESI分级与3种早期预警评分分值间的关系,选择最优模型,采用交叉核实法估计误判率。同时得到ESI各级别对应的判别标准从而确定分级分诊标准的综合指标。
  3.Delphi专家咨询
  将初步形成的单项客观指标、危急征象/情况指标、响应时间条目对45名专家进行2轮Delphi咨询,征求专家意见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修改单项指标、危急征象/情况指标及其指标内涵、各级别响应时间,完善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
  结果:
  1.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分诊相关国家政策规范学习,确立了以《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WS/T390-2012)为标准构建框架,参照ESI、CTAS(Canadiantriage and acuity scale,CTAS)等形成了分诊标准的单项客观指标、危急征象/情况指标条目池。
  2.将ESI(Ⅰ-Ⅴ级)作为分类变量,分别以3种早期预警评分值为自变量构建判别方程,所有判别方程经Wilk'sλ检验,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MEWS联合SpO2预测急诊分诊分级的误判率为29.3%,优于优于MEWS(34.4%)、SEWS(47.5%)、NEWS(42.0%); MEWS联合SpO2对急危重患者(Ⅰ-Ⅱ级)判别准确性达93%。MEWS+SpO2的判别标准为:Ⅰ级:≥7分、Ⅱ级:3-6分、Ⅲ级:2分、Ⅳ级:1分、Ⅴ级:0分;MEWS的判别标准为Ⅰ级:≥5分;Ⅱ级:3~4分;Ⅲ级:2分;Ⅳ级:1分;Ⅴ级:0分。
  3.德尔菲专家咨询可靠性分析:两次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7.8%;2轮咨询专家整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908、0.909;单项客观指标、危急征象/情况指标以及高风险(不需即刻抢救)/潜在危险情况的重要性赋值变异系数在0.00~0.19之间,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单项客观指标、危急征象/情况指标以及高风险(不需即刻抢救)/潜在危险情况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9、0.388、0.541,卡方检验P值均<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对于指标重要性意见集中。
  4.确立了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包含单项客观指标、综合指标和症状/体征指标3个维度,下设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和16项三级指标。
  5.制定了分诊各级别响应时间标准,Ⅰ级:即刻;Ⅱ级:10min;Ⅲ级:30min;Ⅳa级:60min;Ⅳb级:120min。
  6.制定了候诊患者再评估时间标准,Ⅲ级:15min;Ⅳ级:30min。
  结论: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性分析和Delphi专家咨询3种方法联合制订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从单项客观指标、综合指标、症状/体征3个维度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每一级别的分诊标准指标,为分诊护士临床操作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标准;同时制定了各级别响应时间和再评估时间标准,确保了危重患者的优先救治,进一步确保急诊候诊患者安全,提升急诊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