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浙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及变化分析
【6h】

浙江省浙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及变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重要生态功能区研究进展

1.3.2 生态环境遥感评价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概况

第2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遥感数据源

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2.2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2.2.1 生态系统构成与格局

2.2.2 生态系统质量

2.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2.4 生态环境综合质量

2.3 遥感数据源

第3章 浙西区生态系统格局及其十年变化

3.1 生态系统构成及变化

3.2 生态系统转换特征

3.3 生态系统格局特征

第4章 浙西区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十年变化

4.1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4.2 植被覆盖度

4.3 净初级生产力

第5章 浙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变化

5.1 生物生境质量

5.2 碳储量

5.3 水源涵养量

第6章 浙西区生态胁迫及其十年变化

6.1 社会经济活动强度

6.2 开发建设活动强度

6.3 农业活动强度

6.4 污染物排放强度

第7章 浙西区生态环境十年变化综合评估

7.1 综合评估结果

7.2 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指承担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效用的区域。本文以浙江省浙西重要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RS与GIS技术,利用浙江省生态环境遥感调查与评价数据库中的数据,全面分析2000年~2010年十年内浙西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内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胁迫的现状与变化特征,并综合评估其生态环境十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1)生态系统构成与格局:浙西区生态系统构成类型主要是森林,其次是农田和湿地。浙西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但十年来城镇用地增长迅速,扩张过程中主要占用农田,以及森林、草地、湿地等,导致浙西区内自然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减少。十年来浙西区各级各类生态系统转换速度在不断加快,景观格局呈集聚化趋势,总体上趋于转好。
  (2)生态系统质量:浙西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相对密度以较低和中等级为主,森林质量偏低,但有较大提升。植被覆盖度以优质等级为主,面积比例高达90%,十年间略有下降。净初级生产力略微下降。
  (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浙西区生物生境质量总体上较好,以优质等级为主,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较强,十年间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下降。碳储量和水源涵养功能以较高等级为主,十年间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上升。
  (4)生态胁迫:十年间,浙西区总人口密度小幅增加,城镇人口密度与GDP密度增长明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污染物排放强度也有所上升。总体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明显增强。
  (5)生态环境综合评估:2000年~2010年,浙西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增长,同时生态系统格局转好,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也在不断加强。总体上浙西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生态环境综合质量为高等级,并基本保持稳定,变化很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