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弹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弹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插图和附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地方产业经济弹性的内涵研究

2.2 地方产业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

2.3 小结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概念界定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4 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弹性分析

4.1 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1.1 纺织服装业的演化历程

4.1.2 纺织服装业的现状分析

4.2 全球金融危机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

4.3 纺织服装产业的经济弹性及其空间差异

5 纺织服装产业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共线性诊断

5.1.2 模型检验

5.1.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2 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探讨

5.2.1 员工报酬机制显著影响地方产业适应危机的能力

5.2.2 产业集中度正向影响地方产业的弹性

5.2.3 年轻企业占比积极影响地方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5.2.4 非相关多样性对产业适应危机能力的影响显著

5.2.5 地方产业对外开放程度

5.2.6 地方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创新与贡献

6.3 政策建议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地方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抵御和适应内外部环境冲击的能力日渐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有关地方产业弹性的命题不断升温。现有关于地方产业经济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学者从各种视角对地方产业弹性的内涵进行界定,一是对地方产业弹性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的定性分析,而对弹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化分析却鲜有探讨,且尚未形成系统的影响因素理论剖析框架。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外向型的、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业为案例,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工业企业数据库、纺织贸促网、行业报告及实地调研访谈等途径获取了纺织服装产业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抵御和适应危机能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地方产业内部企业员工的薪酬福利机制、产业集中度、年轻企业所占比重、及非相关多样性等均对纺织服装业的经济弹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相关多样性、产品出口比例及产业专业化水平对纺织服装业抵御危机的能力强弱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强调了企业员工薪酬福利职能和年轻企业对建设产业经济弹性的重要性,批判了出口占比越大地方产业越难抵抗国际金融危机的理念,同时指出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弹性强弱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还应充分考虑集聚质量的好坏。最后,本研究表示,地方企业应注重员工报酬机制,促进产业创新升级,重视区域产业多样化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并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努力为地方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越的业态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