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研究——以马家浜遗址和庄桥坟遗址为例
【6h】

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研究——以马家浜遗址和庄桥坟遗址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2.1 碳稳定同位素

1.2.2 氧稳定同位素

1.3 研究现状

1.3.1 马家浜文化研究现状

1.3.2 良渚文化的研究现状

1.3.3 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本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1.5.1 本文创新之处

1.5.2 本文不足之处

2 骨骼污染及鉴别实验

2.1 骨骼的生物学特性

2.1.1 骨的结构

2.1.2 牙齿的结构

2.2 骨骼污染原理研究

2.2.1 骨胶原污染原理

2.2.2 羟磷灰石污染原理

2.3 骨骼污染鉴别

2.3.1 骨胶原污染鉴别方法

2.3.2 羟磷灰石污染鉴别方法

2.4 污染鉴别实验的建立

2.4.1 实验过程

2.4.2 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3 马家浜遗址先民的C、O稳定同位素分析

3.1 马家浜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3.2 样品预处理

3.3 XRD,FTIR及稳定同位素分析

3.4 结果

3.4.1 羟磷灰石的污染研究

3.4.2 马家浜遗址先民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4 庄桥坟遗址先民(动物)的C、O稳定同位素分析

4.1 庄桥坟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4.2 人和动物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4.3 家畜驯化与饲养问题

5 先民生活方式及其转变相关问题分析

5.1 环太湖流域及宁绍平原先民食物结构的变化

5.2 先民的活动范围与人口流动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环太湖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该地区稳定同位素研究的进展。近年来,由于骨骼中的无机质部分——羟磷灰石更容易抵抗土壤的污染,保存时间相对较长,越来越受到考古学研究的重视。本文以嘉兴马家浜遗址和庄桥坟遗址的骨骼样品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庄桥坟遗址的50例人和动物骨骼,从骨胶原和羟磷灰石两方面分析了骨骼的保存情况,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污染鉴别方法。其次分别对马家浜遗址和庄桥坟遗址的骨骼样品进行C、O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浜先民主要以C3类食物为主。庄桥坟中的人和家畜也主要以C3类食物为主,且先民对家狗的喂养方式与陶寺遗址类似。
  另外我们发现,在环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距今5000年之前先民获取肉食资源主要以渔猎为主、家畜饲养为辅;但之后则以家畜饲养为主、渔猎活动为辅。与此同时,先民们对于稻作的培育也不断趋于稳定,稻作农业在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马家浜遗址和庄桥坟遗址的δ180值存在着差异。O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马家浜先民的活动范围小于庄桥坟先民。这可能是因为马家浜文化的社会发展水平远不及良渚时期,当时先民的主要活动围绕生计为主,因而其活动范围不会太广。而庄桥坟先民的活动范围之所以广泛,可能受到周边高等级聚落的影响,出现人力征用的情况。因为基于血缘关系的丧葬制度,许多外出的人会在生前回到家乡,不久后死亡并同族人埋葬在一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