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售电市场放开环境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和选择研究
【6h】

售电市场放开环境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和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目次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属性决策问题相关研究

1.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2.3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1.2.4 多属性决策排序策略的确定

1.2.5 售电市场发展的相关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2 包含多属性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1 引言

2.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说明

2.2.1 售电盈利

2.2.2 客户忠实度

2.2.3 售电风险

2.3 评估数据的获取方式

2.4 电力客户评估指标数据预处理

2.5 售电市场发展阶段

2.5.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5.2 售电市场阶段的划分

2.6 本章小结

3 一种综合考虑主客观信息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AHP的主观权重计算方法

3.3 基于IEWM的客观权重计算方法

3.4 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

3.5 算例分析

3.5.1 售电市场导入阶段主观权重计算

3.5.2 售电市场发展阶段主观权重计算

3.5.3 售电市场成熟阶段主观权重计算

3.5.4 发展各阶段主观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3.5.5 售电市场三阶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计算

3.5.6 售电市场三阶段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TOPSIS的电力客户排序策略

4.1 引言

4.2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4.2.1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流程

4.2.2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逆序问题

4.3 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4.3.1 垂面距离的解释和说明

4.3.2 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计算步骤

4.3.3 ITOPSIS优势算例分析

4.4 算例分析

4.4.1 售电市场各个阶段电力客户评估结果分析

4.4.2 售电主体在售电市场各阶段客户选择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对本文的总结

5.2 下一步的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项目经历

展开▼

摘要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在售电侧放开背景下和售电市场的巨大盈利空间的驱动下,售电市场主体呈现多样化和数量急剧增长的趋势,售电主体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如何科学地指导售电主体选择优质客户、降低运营风险,从而推动售电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售电主体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从售电主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首先分析了影响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合理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电力客户数据类型特点提出一种组合赋权方法,为电力客户排序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最后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提出了一种电力客户排序策略,为售电主体电力客户选择提供依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首先,分析了影响电力客户经济评估的相关因素,基于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综合考虑专家意见和售电主体实际的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进而从售电盈利、客户忠实度、售电风险三个方面出详细介绍了所属评估指标的具体含义,结合实际调研经验给出评估指标的数据获取方式建议。此外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售电市场的相关政策文件从市场主体数量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将售电市场划分为导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为下文算例分析的场景划分提供依据。
  其次,在建立的评估指标的基础上,针对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的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并存的特点,结合最小信息熵原理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主客观信息的售电主体评估指标赋权方法。主观信息方面,综合考虑判断矩阵阶数和计算结果的精度,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信息方面,针对评估指标熵值接近1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引入修正权重的改进熵权法进行评估指标客观赋权。该综合赋权方法实现了主客观信息的结合,计算出的售电市场不同发展阶段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为接下来的电力客户排序提供较为真实的评估指标权重。
  最后,为了让售电主体更加清楚地了解电力客户在各个指标方面的表现情况和综合评估结果,本文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电力客户排序策略,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存在的逆序和欧式距离计算相对贴近度不合理的不足,提高了该模型排序的准确性。并选用某省电力客户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根据算例结果为售电主体在售电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电力客户选择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