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及不同指示剂对消化率测定的影响
【6h】

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及不同指示剂对消化率测定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主要蛋白源的营养价值

1.1.1 动物蛋白源

1.1.2 植物蛋白源

1.2 鱼类消化率测定研究进展

1.2.1 不同鱼类消化率测定概况

1.2.2 消化率测定方法

1.2.3 外源指示剂选择

第二章 不同指示剂对消化率测定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饲料配方

2.1.2 试验鱼与养殖条件

2.1.3 取样

2.1.4 样品分析

2.1.5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2.2 结果

2.2.1 表观消化率

2.2.2 生长、饲料利用

2.2.3 全鱼及肌肉组成

2.3 讨论

2.3.1 表观消化率

2.3.2 生长及饲料利用

2.4 小结

第三章 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的表观消化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饲料配方

3.1.2 试验鱼与养殖条件

3.1.3 取样

3.1.4 样品分析

3.1.5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3.2.2 黑鲷幼鱼对试验饲料的表观消化率与试验饲料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3.2.3 黑鲷幼鱼生长、饲料利用、氮磷沉积

3.3 讨论

3.3.1 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3.3.2 黑鲷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

3.3.3 黑鲷幼鱼氮、磷沉积

3.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本论文受以下项目资助

展开▼

摘要

本试验探讨了黑鲷幼鱼在两种不同饲料条件下,三种不同指示剂(三氧化二铬(Cr2O3)、三氧化二钇(Y2O3)、二氧化钛(TiO2))对饲料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的影响。同时以三氧化二钇(Y2O3)为外源指示剂,测定了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干物质、粗蛋白与氨基酸、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并以生长、饲料利用、氮磷沉积等为主要指标评价了几种蛋白原料的整体可利用性。研究结果可为鱼类消化率测定中外源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以及饲料蛋白源选择与营养均衡、低成本环保型黑鲷饲料配方设计提供技术路线。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试验一:使用三种外源指示剂(0.1%Y2O3、0.5%Cr2O3、0.5%TiO2,单独或混合使用)测定黑鲷幼鱼(20.15±0.25g)对两种饲料(FM组、SPC组(22.25%SPC替代FM组饲料中40%鱼粉))的消化率。结果显示:(1)消化率。FM组。三种指示剂单独使用,干物质、蛋白、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是Ti显著高于Cr、Y(P<0.05),Cr显著高于Y(P<0.05)。脂肪消化率则是Ti、Cr显著高于Y(P<0.05)。三种指示剂混合使用:干物质、磷、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是Ti显著高于Cr、Y(P<0.05),Cr显著高于Y(P<0.05)。蛋白、脂肪消化率则是Ti显著高于Y(P<0.05),Cr与其余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SPC组。三种指示剂单独或混合使用:干物质、蛋白、脂肪、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是Ti显著高于Cr、Y(P<0.05)。(2)生长、饲料利用、鱼体组成。各组间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存活率、肥满度、肝体指数、腹脂率、摄食量、饲料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试验鱼全鱼、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2.试验二:以0.1%Y2O3为指示剂,以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蛋白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了黑鲷幼鱼(初重13.4±0.2g)对鱼粉(FM)、鸡肉粉(CM)、血粉(BM)、鱼溶浆粉(FSPC)、普通豆粕(SBM)、去皮豆粕(DSBM)、发酵豆粕(FSBM)、棉粕(CSM)、大豆浓缩蛋白(SPC)、玉米蛋白粉(CGM)和谷朊粉(WGM)中干物质、粗蛋白与氨基酸、粗脂肪、灰分、磷的表观消化率和其中植物蛋白源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消化率。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为31.93%-96.89%,其中谷朊粉(96.89%)最高,鱼粉(86.57%)次之;以血粉(31.93%)和棉粕(34.32%)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黑鲷幼鱼对血粉的蛋白表观消化率仅为21.57%,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除血粉、棉粕、玉米蛋白粉、普通豆粕之外其余各原料蛋白表观消化率均大于90%,其中谷朊粉(99.90%)最高,鱼粉(97.77%)次之。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表现规律与蛋白表观消化率大致一致。鱼粉的平均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最高(93.31%),棉粕和血粉的平均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小于70%,其中血粉最低。黑鲷幼鱼对四种动物蛋白源的脂肪表观消化率,除血粉(61.72%)外,其余均大于90%,其中鱼粉高达97.91%;植物蛋白源的脂肪表观消化率在76.75%-93.34%之间,谷朊粉最高,玉米蛋白粉最低。黑鲷幼鱼对植物蛋白源的碳水化合物表观消化率,谷朊粉最高(77.06%),棉粕最低,显著低于其余植物蛋白源(P<0.05)。黑鲷幼鱼对不同蛋白源灰分和磷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2.30%-84.84%和34.69%-95.96%,均是谷朊粉最高,鸡肉粉最低。(2)生长、饲料利用、氮磷沉积。除血粉组和玉米蛋白粉组生长不佳,其他9种不同原料组之间生长均无显著差异,前两者摄食量最低,均小于0.80g/fish/day。血粉组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是所有组别中最低,而鱼粉组、谷朊粉组试验鱼的饲料效率最佳,分别为79.23%和80.69%。氮沉积和氮排放均是基础饲料组表现最佳,鱼粉组、谷朊粉组分列二三,血粉组最差。磷沉积和磷排放均是谷朊粉组最佳,玉米蛋白粉组次之,鸡肉粉组最差。
  主要结论:(1)指示剂单独或混合使用所得消化率数据基本没有差异。二氧化钛作为畜禽消化率测定中常用的外源指示剂,在黑鲷幼鱼消化率测定中所得消化率数据高于三氧化二铬、三氧化二钇。(2)黑鲷幼鱼能有效利用大部分蛋白源,鱼粉、谷朊粉、大豆浓缩蛋白的整体可消化性高。黑鲷幼鱼对棉粕、玉米蛋白粉的利用效果较差,血粉不适宜作为黑鲷幼鱼饲料中的蛋白来源。此外,鸡肉粉的使用需考虑磷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