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幻下潜藏的深渊:《被掩埋的巨人》中的民族记忆与身份认同
【6h】

虚幻下潜藏的深渊:《被掩埋的巨人》中的民族记忆与身份认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石罴一雄与《被掩埋的巨人》

1.2《被掩埋的巨人》国外研究现状

1.3《被掩埋的巨人》国内研究现状

1.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迷雾中显现的“个人故事”

2.1埃克索夫妇:不知所踪的儿子

2.2埃德温:缺席的父亲与神秘的母亲

2.3伤疤印记与身份指认

3碎片化拼凑的“民族记忆”

3.1高文与平庸之恶

3.2维斯坦的复仇缘起

3.3社会如何记忆?

4虚幻下潜藏的“深渊”

4.1抗拒遗忘:个人记忆的不可靠性

4.2打捞历史:民族历史的不真实性

4.3历史寓言与文化符号

5结语:如何跨越“深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在其作品《被掩埋的巨人》中通过描写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的寻子之旅,为读者展现出“和平”虚幻下潜藏的血腥历史,由此将个人对身份认同的追寻与民族记忆的回溯联系在一起,完成了对二者形成过程的回顾、认知和探索,并对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和人性选择的两难困境进行了深刻反思。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借助空间诗学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新历史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理论的有机结合,试图阐释主人公的个体记忆如何与民族的集体记忆相互交织,他们是如何在回忆历史中确认身份、凝聚认同的。与此同时,聚焦并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由个人记忆出发所确立的身份认同是否确切?以集体记忆为基础所形成的民族历史是否真实?国际背景下人类在建构记忆时会面临怎样的选择?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的缘起、现状、理论依据和方法,为研究的展开勾勒出必要的框架背景;第二章聚焦于小说主人公对身份认同的追寻。通过分析埃克索夫妇“寻子”与孤儿埃德温“救母”的原因,指出他们失联的亲人与都有的伤疤实际上象征着其被“迷雾”遮蔽了的个人记忆。而正是在旅途这个不断流动着的场所中,他们个人的身份认同才获得了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第三章着重探寻民族的集体记忆。通过对比不列颠骑士高文和撒克逊武士维斯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出其背后隐藏着的两种不同话语权力的交锋,由此指出民族历史可能具有的多样性和社会记忆所具有的选择性。第四章则聚焦于解读“深渊”二字。从小说情节来看,个人记忆的不可靠性会导致理想个人与现实自我、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误读;而民族记忆的不真实性也会导致民族记忆与历史真实、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间隙;由此揭示出“深渊”所具有的多层含义。第五章结语从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出发,结合作家的其他作品和其写作的使命感对“深渊”在当下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所蕴含的深意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如何跨越“深渊”作出解答。

著录项

  • 作者

    刘佳凯;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德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一般性问题;
  • 关键词

    掩埋; 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