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关联机制研究
【6h】

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关联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基本框架

1.3.1 研究逻辑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3.4 结构安排

1.4 主要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资源整合能力

2.1.1 资源基础理论

2.1.2 企业能力理论

2.1.3 资源整合能力的界定及维度

2.1.4 资源整合能力的绩效

2.2 联盟网络

2.2.1 社会网络理论

2.2.2 联盟网络的内涵

2.2.3 联盟网络的维度

2.2.4 联盟网络的绩效

2.3 资源整合能力与联盟网络

2.3.1 联盟网络与资源整合

2.3.2 企业联盟能力的启示

2.3.3 后结构主义角度的研究

2.4 知识共享

2.4.1 知识共享的理论基础

2.4.2 知识共享的内涵

2.4.3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4.4 知识共享的维度和测度

2.4.5 联盟网络与知识管理

2.5 组织文化一致性

2.5.1 文化认同和文化嵌入

2.5.2 组织文化一致性与知识共享

2.5.3 组织文化一致性的测度

2.6 现有研究述评

3.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对知识共享影响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理论预设

3.2 案例研究

3.2.1 案例研究概述

3.2.2 研究步骤

3.3 案例研究方法

3.3.1 探索性案例选择

3.3.2 数据收集

3.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联盟案例简介

3.4.1 浙江省食药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4.2 浙江省海洋水产加工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4.3 浙江省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4.4 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5 案例分析

3.5.1 资源整合能力

3.5.2 联盟网络

3.5.3 知识共享

3.6 进一步讨论与初始假设命题提出

3.6.1 资源整合能力与联盟网络

3.6.2 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

3.7 本章小结

4.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

4.1 理论模型的提出

4.2 变量结构设计与内涵分析

4.2.1 资源整合能力的内涵及维度

4.2.2 联盟网络的内涵及维度

4.2.3 知识共享的内涵及维度

4.2.4 组织文化一致性的内涵及维度

4.3 研究假设

4.3.1 资源整合能力与知识共享的研究假设

4.3.2 资源整合能力与联盟网络的研究假设

4.3.3 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的研究假设

4.3.4 联盟网络对资源整合能力与知识共享中介作用的研究假设

4.3.5 组织文化一致性对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5.研究方法论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过程

5.1.2 问卷研究的注意事项

5.2 变量测量

5.2.1 资源整合能力的测量

5.2.2 联盟网络的测量

5.2.3 知识共享的测量

5.2.4 组织文化一致性的测量

5.3 数据采集工具与方法

5.3.3 因子分析

5.3.4 结构方程建模

6.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量表的检验分析与因子分析

6.2.1 分析方法及程序

6.2.2 资源整合能力量表的检验与因子分析

6.2.3 联盟网络量表的检验与因子分析

6.2.4 知识共享量表的检验与因子分析

6.2.5 组织文化一致性量表的检验与因子分析

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1 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参数指标

6.3.2 资源整合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6.3.3 联盟网络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6.3.4 知识共享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6.3.5 组织文化一致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结构方程分析与假设检验

6.4.1 资源整合能力和知识共享关系的假设检验

6.4.2 资源整合能力和联盟网络关系的假设检验

6.4.3 联盟网络和知识共享关系的假设检验

6.4.4 中介效应的假设检验

6.4.5 组织文化一致性调节效应的假设检验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7.2.1 理论意义

7.2.2 实践意义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竞争不断加剧,要素流动加快,使得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发突显,企业想在复杂动荡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下维持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禀赋,发挥自身优势,同时打破阻碍企业发展的资源约束。企业能否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胜的关键。因此,在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市场中,企业管理者如何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来应对外部市场竞争引致的风险(Eisenhardt&Martin,2000)的研究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现有文献对联盟网络和知识共享等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对于企业能力理论、网络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的交叉学科间的研究尚未有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依据能力—网络—知识共享的研究架构,构建并验证了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模型,并进一步剖析了内在机理。
  本研究在对资源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相关文献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通过对浙江省四个典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的研究,挖掘资源整合能力——知识共享的研究机制,并基于组织文化相关研究,探索组织文化一致性对以上研究机制的调节作用。具体来看,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资源整合能力影响联盟网络的机理是什么?资源整合能力影响知识共享的机理是什么?联盟网络影响知识共享的机理是什么?三个变量不同维度之间的影响机理怎么判定?三者之间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逻辑与实证上的一致性?(2)资源整合能力四个维度如何定性及定量描述?从哪些角度来进行描述?联盟网络的两个维度如何进行定性及定量描述?知识共享的两个维度如何进行定性及定量描述?(3)组织文化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如何影响知识共享?内在机理是什么?
  在上述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260家联盟企业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结构方程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深入剖析了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机理及组织文化一致性的调节作用,并验证了理论假设,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对知识共享关系具有正向影响,资源识别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对联盟知识共享质量和共享范围有显著影响,资源获取能力对知识共享范围有显著影响。(2)联盟网络(网络中心位置、关系强度)对知识共享(共享质量和共享范围)具有正向影响,并对资源整合能力与知识共享起到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影响联盟网络,进而影响知识共享。(3)组织文化一致性对联盟网络与知识共享具有调节作用,组织文化一致性程度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企业知识共享的效果。
  上述研究深化了资源基础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范畴,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破资源能力观视角的传统研究范式,运用联盟网络分析,提出了产业联盟与知识共享关联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开创性。(2)重点研究了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从组织文化一致性角度揭示了其在联盟网络——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3)系统构建并实证验证了“资源整合能力—联盟网络—知识共享”分析模型,实现了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联盟研究中的融合分析,也为组织文化嵌入到资源能力—知识共享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研究还对如何构建产业联盟内在机制,如何推进产业联盟的知识共享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文章的最后阐明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