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怀生命 提升人格——论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6h】

关怀生命 提升人格——论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章生命、生命教育及其理论基础

1.1生命的内涵

1.1.1生命的追问

1.1.2生命的存在形态

1.1.3生命存在形态的特点

1.2生命教育的内涵

1.2.1国外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1.2.2中国台湾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1.2.3中国大陆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1.2.4本文对生命教育的理解

1.3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1.3.1中国古代“生命哲学”

1.3.2生命哲学

1.3.3存在主义哲学

1.3.4人本主义心理学

1.3.5多元智力理论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2.1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紧迫性

2.1.1生命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2.1.2中学生生命现状

2.1.3中学语文教育现状

2.2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2.2.1中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期

2.2.2语文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

2.2.3中学语文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探讨

3.1体验式教学

3.1.1体验及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3.1.2阅读教学中的生命体验

3.1.3课外活动与写作教学中的生命体验

3.2主题教学

3.2.1主题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3.2.2阅读教学中的生命主题教学

3.2.3综合性学习中的生命主题教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社会对人,尤其是个体的人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育研究也理所当然地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了学生的个体生命上。虽然教育研究者对生命教育的诠释各异,但都认可其终极目标--教育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塑造人的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和人生智慧,为受教育者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奠定基础。而这一目标正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就是时刻拥有关怀生命的理念,致力于学生生命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受的教育往往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渗透着生命教育的语文教学将在他们的发展道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生命、生命教育及其理论基础。力图从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寻找本论文的理论基石。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与可行性。本部分联系时代要求、学生生命现状与现行语文教育现状来阐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从中学阶段适宜生命教育、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形式及语文中生命教育资源的丰富这三方面来论证中学语文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探讨。本章在前两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着重探讨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两种方式:体验式教学和主题教学。 不论是语文中渗透生命教育,还是体验式教学与主题教学等渗透方式,理论上还处于发展中,实践上正在探讨着,都不是很完善。笔者期盼通过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该问题的重视,从而为语文教学改革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