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微信公众号对学校管理方式的云变革
【6h】

基于微信公众号对学校管理方式的云变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微信公众平台溯源

1.1.2 为何选择个案学校为例

1.1.3 互动信息多媒体化

1.1.4 互动方式灵活性强

1.1.5 信息传播社区化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微信的特点及其应用

2.1 微信平台研究现状综述

2.2 学校中的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和发展

2.3 微信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征

2.3.1 受众广泛、操作便捷、信息丰富

2.3.2 开放平等、增强互动、灵活私密

2.3.3 统计功能强大,优化考核体系

2.4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方式

2.4.1 功能模块

2.4.2 管理

2.4.3 统计

2.3.4 设置

2.5 面向学校管理的徼信公众号设计原则

2.5.1 可操作性

2.5.2 易交互性

2.5.3 共获益性

3 学校基于微信平台管理方式探源

3.1 微信助力学校管理中的优势

3.1.1 低成本建立互动平台

3.1.2 功能齐全并逐步完善

3.1.3 私密性的互动传播

3.3 私密性的互动——噪音干扰减少的传播

3.1.4 精细化的受众遴选

3.2 学校徼信公众帐号的成立与开通

3.3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开发与运用

3.4 学校徼信公众平台功能的管理

3.4.1 实现资源适用移动学习的整合

3.4.2 实现基于微信的协作学习环境

3.4.3 实现个性化、可定制的教学空间

3.5 对比现有家校沟通方式

4 个案学校基于微信管理方式的实际变革

4.1 个案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概况

4.1.1 互动信息多媒体化

4.1.2 互动方式灵活性强

4.1.3 信息传播社区

4.2 个案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

4.2.1 办学理念

4.2.2 办学定位和特色

4.3 个案学校微信助力管理分析

4.3.1 微信平台建设过程

4.3.2 微信平台创新举措

4.3.3 微信平台工作方法

4.3.4 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开发与运用

4.3.5 微信平台应用效果

4.3.6 学校微信平台功能的管理

4.4 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4.4.1 畅通学生管理渠道

4.4.2 信息推送新模式

4.4.3 提高管理效率

4.5 个案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创新管理

4.5.1 创新传播形式

4.5.2 把握推送时机

4.5.2 发展校园传播者

4.6 个案学校微信管理的特点及不足

4.6.1 信息传播多维,师生互动多样

4.6.2 师生交流平等,教师权威受到冲击

4.6.3 舆论环境改变,家校管理受到考验

5 结束语

5.1 虚拟化教育对微信平台的展望

5.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云计算的兴起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云计算的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是信息时代的必走之路,而且由云技术兴起的教育变革已经实际发生。这种变革之于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都是目前亟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武义县熟溪小学的微信公众号“熟溪小学”为样本,立足当前的研究基础,以及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即时通信工具,他有着信息传达快、主动性高、针对性强等诸多优势。学校应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微信的功能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切实把握微信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变革,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校园管理,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服务。
  微信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对人际关系的维系信息资讯的获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分析基于微信公众号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从它的传播模式和特征来论述。基于微信公众号对于学校管理方式进行探源,校园官方微信在内容选取、形式采用以及传播速度和推送时间上都进行了一些安排,但利弊共存。并结合微信实际使用情况的分析,得出了微信助力学校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机遇主要表现在:低成本营造互动平台、功能齐全并逐步完善、私密性的互动的传播、精细化的受众遴选。挑战在于从实现:资源适用移动学习的整合、基于微信的协作学习环境、个性化、可定制的教学空间等优势分析,以及微信管理助力班主任工作分析方面进行论述,从中指出管理中的特点和不足。
  基于前面研究的理论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的微信管理变革进行思考,学校的管理发生了哪些改变,在运用微信公众号时的不足及前景等,并借此提出了提升中小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助力学校管理的对策及使用建议,以期通过该研究对学校利用微信平台作为管理方式的一种变革提供借鉴和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