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服务评估中多元交代的冲突与整合研究——基于广州和杭州三个评估项目的比较
【6h】

社会服务评估中多元交代的冲突与整合研究——基于广州和杭州三个评估项目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社会服务评估的发展回顾与文献述评

(一)内地社会服务评估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服务评估的境外发展

(三)国内关于社会服务评估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五、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服务评估中多元交代的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服务

(二)社会服务评估

(三)社会服务交代

二、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二)社会服务责信理论

(三)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社会服务评估交代的现状:三个项目的比较

一、项目概述:基本情况的比较

(一)项目由来——背景阐述

(二)项目异同——背景比较

二、静态交代:项目指标的比较

(一)指标设置比较

(二)指标体现的专业交代比较

三、动态交代:项目流程的比较

(一)动态流程的要素比较

(二)评估流程的多元交代比较

第四章 社会服务评估多元交代的冲突及其原因分析

一、社会服务评估多元交代的冲突表现

(一)严重倾斜的天平:财政交代与服务交代的冲突

(二)“管理效益”和“专业价值”的博弈:财政交代与专业交代的冲突

(三)“忠于谁”的伦理困境:服务交代与行政交代的冲突

(四)“专业”与“服务”的衔接脱节:专业交代与服务交代的冲突

二、社会服务评估多元交代冲突的原因

(一)政府“弱制度”与“强管理”

(二)评估主体“轻专业”而“重指标”

(三)被评估者“做任务”与“被参与”

(四)服务对象“被服务”与“难问责”

(五)交代环境“慢发展”与“低认可”

第五章 社会服务评估中多元交代的整合

一、评估交代的实然逻辑

二、评估交代的应然逻辑

三、再造逻辑:多元均衡交代机制的建构

(一)政府扮演“顶层设计”角色

(二)评估主体塑造专业权威

(三)服务对象的“赋权”和“增能”

(四)多主体共建共享多元均衡交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政社分离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实务快速发展,尤其是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召唤着社会工作评估的到来。新管理主义和“社会交代”浪潮的兴起使得评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社会对社会服务评估的低认可度和质疑声,问责需求日益显现。本文以社会服务责信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在查阅并整理相关文献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考察了广州市社区创建评估项目、杭州市社区和社会工作满意度测评、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星级评定工作3个评估项目,并进行比较研究。
  在研究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广州因其独有的地理条件和政府的推动,社会服务评估无论在人员配置、评估流程、评估指标、实地评估和总结反思等方面较杭州地区都更为专业。多元交代的体现上,广州市评估机构的行政交代、服务交代和专业交代意识更强,而杭州市评估项目基本停留在最基础的财政交代上。二是多元交代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严重向财政交代倾斜的天平、“管理效益”和“专业价值”的博弈、“忠于谁”的伦理困境以及“专业”与“服务”的衔接脱节;笔者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将原因归结为政府“弱制度”与“强管理”、评估主体“轻专业”而“重指标”、被评估者“做任务”与“被参与”、服务对象“被服务”与“难问责”以及交代环境的“慢发展”与“低认可”等五个方面。三是笔者认为目前社会服务评估交代是遵循以财政交代为主的实然逻辑,需转向以服务交代和专业交代为主的应然逻辑,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由社会生态主体共建的多元均衡交代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