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批评话语分析的趋近化研究:以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的评论文为例
【6h】

批评话语分析的趋近化研究:以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的评论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Goals and Questions

1.4 Layouts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es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2 Cognitive-Linguistics-orient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3 Discourse Space Theory by Paul Chilton

Chapter Three Proximisation Theory

3.1 Previous Researches on Proximity and Proximisation

3.2 Introduction of Proximisation Theory

Chapter Four an Proximisation Analysis

4.1 Materials collection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4.2 Description of proximisation distributions respectively

4.3 Reproduction of the STA proximising construal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参考文献

Appendices

致谢

展开▼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CDA)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语篇中的话语。公共话语中的具体语言使用通常被操控和控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批评话语分析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一方面它持续吸收来自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不断拓展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语篇的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使用者大脑内部的识解操作,因而其中不少学者认为批评话语分析应该更多地吸收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帮助更好地拓展批评话语分析。与传统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有所不同,认知取向的话语分析更关心公共语篇中具体语言的意识形态和控制的认知识解及展现过程。
  本文选取批评话语分析跨学科融合研究的最新成果——趋近化理论,用讨论《经济学人》中三篇美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文的语言现象,阐释和揭示这些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操控和强制识解行为。三篇辩论文分别文章刊登在辩论结束后一期的《经济学人》上。
  Chilton(2004)首先提出了趋近化(Proximisation)这一概念。Piotr Cap又于2013年正式完整提出并完善了趋近化这一概念和趋近化理论(Proximisation Theory)。Cap(2006,2008,2010,2013,2014,2015,2017a,2017b)认为,任何公共语篇为了达到强制(识解)目的,都会从时间、空间和价值观三个层次对话语空间内的实体制造威胁感受,突出意识形态操控,并实现政策合法化。
  借助 Piotr Cap的时空价值分析模型(Spatial-Temporal-Axiological Model),并根据这三个趋近的特征要求,将所选语篇材料以句为单位各自分类。三场公开电视辩论距最终投票日不满两个月,被认为是选举拉票活动的最重要的节目,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可小可大。而《经济学人》对这三场辩论的分析评论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倾向性。本研究分析发现,《经济学人》的评论将重点放在时间趋近和价值趋近两个方面,第一篇报道在三个趋近层次上的分布较为平衡;第二篇则大量展示了时间趋近和价值趋近;第三篇将重点放在时间趋近上。时间趋近和空间趋近最终服务于价值趋近,价值趋近最终帮助语篇实现意识形态操控。
  本文对体现这三个趋近化的语言现象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经济学人》的三篇报道认为这一届总统选举的议题重点集中在美国国内,国际事件只起辅助性的作用。针对两党之间的分歧和抉择,《经济学人》的立场显得更传统和保守;对于选举结果,更倾向于民主党赢得此次总统选举。三篇文章中,《经济学人》所代表的“传统派”是极其反对特朗普阵营所代表的“新势力派”的,并严厉批判其主张的诸多观点和所作所为。通过一系列的时间、空间和价值的趋近操作,三篇文章比较成功描绘出,假如特朗普赢得选举,对美国政治社会将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对新闻媒体中的语言使用现象进行趋近化分析和解释,尝试给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借鉴前人对演讲话语趋近化分析的成果的基础上,且不同于前人直接地分析演讲稿等。本文也较为成功地对第二手资料性质的新闻媒体评论进行趋近化分析,丰富拓宽了趋近化理论研究的应用领域,有助于趋近化理论的应用拓展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