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研究——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6h】

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研究——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比较优势概念界定和内涵拓展

第三章 云南省外贸的演进及现状分析

第四章 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促进云南省外贸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比较优势(包括传统的比较优势概念,新贸易理论中所涉及的比较优势概念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概念)表明经济主体能够获取比较利益的一种潜在可能性。竞争优势则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外贸活动能够持续获得较多比较利益的动力与能力,它反映了经济主体获得比较利益的一种现实可能性。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外贸在各国重要性不断上升的过程,通常就是各国比较优势日益发挥作用的过程。
   然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不一定能通过外贸获取比较利益,若要持续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则需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了更好的发挥外贸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有必要研究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揭示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与实现途径。因此这一问题的研究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创新上作了一定的探索。
   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其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研究其外贸竞争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阶段。出口产品的结构特征表现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强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是基于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基础而形成的,这种比较优势是静态、禀赋型、低层次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一定能获取比较利益。
   论文提出可以分为两阶段论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第一阶段为从目前的静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比较优势,即比较优势的利用、创造与提升,第一阶段常常表现为新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形成或者原来的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技术化。第二阶段则将动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个阶段需要政府提供产权明晰的制度保障。

著录项

  • 作者

    彭洪波;

  •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
  • 学科 国际贸易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伟;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752.874;
  • 关键词

    云南省; 外贸;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制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