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司治理、投资有效性与经营租赁——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
【6h】

公司治理、投资有效性与经营租赁——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架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租赁的发展

第二节 经营租赁动机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公司治理与经营租赁投资有效性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第一节理论分析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非效率经营租赁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数据来源、模型及变量设计

第五节 描述性统计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贡献和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震荡,出现了消费低迷,投资遇阻的不利局面。随后,国家采取了一些列的救市之举,特别是中央政府4万亿的货币投入,对于挽救受影响的市场来说,是个不小的惊喜。正是这一系列的救市举措,使得我国经济回归正轨,实现了稳定发展和繁荣。2010年更是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发展奇迹,开创了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局面。
  我国经济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主,积极引导和发展虚拟经济的发展格局。关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投资,投资的效率决定了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程度,4万亿货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振兴和企业投资,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企业的投资动力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保证4万亿货币的流向,充分发挥货币的资本效应,才是我国中央政府救市的关键。
  针对大型机器设备的投资,企业往往采取租赁的方式,以最小的资金量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设备。然而,就会计处理和准则的规范而言,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作为两种性质各异的租赁方式,虽然都实现了对资产的租赁使用,但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却显著不一样,特别是用在衡量企业投资效率和公司治理效果方面,两者的作用截然相反。经营租赁只是一种获得使用权的租赁方式,往往被公司管理层作为融资手段,进行盈余操作,影响了与经营租赁相关的投资活动及其效率,由此产生了严重的代理问题,并进而影响到投资者利益。这一结果的出现,也揭示了经营租赁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信息,应该给予充分地披露,并成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依据。
  本文紧密结合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现状,并在租赁准则框架指导下,以经营租赁为核心,以实证方法分析上市公司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经营租赁行为的不同作用和效果,以及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等相关问题。实证结果显示监督机制可以抑制投资过度经营租赁,激励机制可以抑制投资不足经营租赁,两种机制存在分工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从公司内外部角度,通过提高经营租赁相关信息的披露效率,来逐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